摘要:做簸箕用的主要原料是白柳条,条子是簸箕条中的上等品,用其制作的簸箕柔韧性强,经久耐用,色泽清白,受人喜欢。成品的簸箕就完成了。

每一座城都有它的文明轨迹,我记得有这样的一种工艺:削刀的一起一落都有讲究,一削一磨,都是精品。

在晋城,簸箕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

以前的簸箕全是手工编织而成,它既可以以一家为单位独立进行编织,男女老幼、父子、夫妻、弟兄、妯娌皆可参与制作,共同切磋技艺,互取短长,无意识中形成了一种传帮带授徒方式。

记得那时候全村大多数人都能编簸箕,手艺娴熟者每天可以编2张,手艺拙劣者两天可编3张。

编织簸箕用料极其考究,做工十分精细。做簸箕用的主要原料是白柳条,条子是簸箕条中的上等品,用其制作的簸箕柔韧性强,经久耐用,色泽清白,受人喜欢。

除此之外,还需要麻绳、棉槐条、葛条和簸箕舌头。麻绳的粗细要适度,一律要用上品麻捻绳,否则会影响簸箕的使用寿命和细密度。

做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农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窑,有如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地道,潮湿的地窖有利于柳条松软,便于编织。

制作簸箕的流程

①备料

割柳条

剥掉柳条皮

②炮制柳条

把柳条放水里炮制

③捋篾

用捋篾刀让柳条变的光滑

④编制

将条子装在簸箕尺上,编结一片

编制中间

编制成型

⑤包边

用槽锥来缠簸箕沿子

⑥整形

在簸箕舌头上钩绳子

⑦成品

成品的簸箕就完成了

现在村里都早不做簸箕了,手艺人也越来越少。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学着辛苦乏味的活儿。

时间能花白你的发丝,模糊你的双眼,消磨你的容颜,就连记忆都会被时间带走,这份传统手工技艺,会在时光流逝中被你我忘记吗?

编辑:梦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