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太宗端拱二年生,仁宗皇祐四年卒,死後諡號文正。有《范文正公集》傳世,《岳陽樓記》原文即是出自於此。

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時值大宋與西夏交兵履次敗北,有識之士紛紛上疏請求改革朝廷弊政。范仲淹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

岳陽樓

仁宗深受震動,罷免了保守派,隨即起用范仲淹、韓琦和富弼等人主持操盤“慶曆新政”。

僅僅一年多後,新政歸於失敗,仁宗下詔廢除了全被新法。范仲淹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貶居鄧州。昔日好友滕子京從湖南來信,請他爲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記,並附上《洞庭晚秋圖》。范仲淹雖然沒到過岳陽樓,但還是一口答應下來。

02

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范仲淹在鄧州的花洲書院裏揮毫撰寫了著名的《岳陽樓記》這篇記敘文,雖然是看圖寫的,但仍然經典流傳。

全文如下: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這篇文章表達了范仲淹雖身居江湖卻心憂國事的壯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

03

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

岳陽樓始建於三國,原爲吳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臺。到唐代時,唐中書令張說謫守岳陽,在此築樓,正式定名爲岳陽樓。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貶至嶽州,當時的岳陽樓已坍塌,滕子京於慶曆五年在廣大民衆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陽樓。

滕子京重修的岳陽樓,在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毀於戰火,翌年重修。後來又幾經興廢,清光緒六年(1880)再建。

1983年,國務院撥專款對岳陽樓進行了爲期一年半的以“整舊如舊”爲宗旨的落架大修,把已腐朽的構件,按原件複製更新。

1984年5月1日,岳陽樓大修竣工並對外開放,修復後的岳陽樓保存了清朝的規模、式樣和大部分的建築構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