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文學家韓愈所寫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爲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爲後人所加。

“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爲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憤懣之情。

韓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

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間,韓因愈看到唐朝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而感到強烈憤慨,於是創作了這篇寓意深刻的文章。

全文如下: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有人認爲文章第一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屬於唯心主義的說法。

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千里馬存在與否與伯樂毫無關係,不能說有了伯樂纔能有千里馬。

但是韓愈在這裏把這句話說出來,甚至放在開頭,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重點點明瞭伯樂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伯樂,那很多千里馬大概也會被永遠埋沒了,這纔是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寓意。

韓愈所生活的年代,屬於中晚唐時期,正是藩鎮割據嚴重、中央無權威的時代。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他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都是“待命”四十餘日,喫了閉門羹。

“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

無奈之下,一直堅稱自己“有憂天下之心”的韓愈先是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不被重用,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

由於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韓愈也一直鬱郁不得志。

儘管如此,遁跡山林始終都不是韓愈的選項。

經過不懈努力,韓愈終於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又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

韓愈大力倡導古文運動,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後人稱爲“韓文公”。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韓愈被追封爲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後人將韓愈定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一首《江城子·別徐州》,抒發了蘇軾對徐州的無限留戀之情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爲之傾倒一生

蘇軾離開密州前往汴京卻不許進城,詔諭改知徐州

蘇軾通判杭州,官邸在鳳凰山北側、可俯瞰西湖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范仲淹雖沒到過岳陽樓,卻寫出了經典古文《岳陽樓記》

“密州三曲”第三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