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將軍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他曾經帶領過他所轄七十四軍,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衡會戰等戰役,打出過幾乎全殲日106師團這樣的經典戰例,日軍對這支國軍中的王牌部隊也非常畏敬,並以“三五部隊”稱呼它(它所轄51師、57師、58師,都以“5”開頭)。而美軍顧問團曾經也有過“中國國軍只有74軍能打”的讚譽。

張靈甫將軍

但可惜這樣有勇有謀的將軍和英勇善戰的部隊,都不能爲我軍所用,後來張靈甫將軍成爲整編七十四師師長,解放戰爭爆發後,這支曾經的“抗日鐵軍”,變成了我軍最難啃的骨頭,我軍爲了圍殲該師,竟然出動了幾乎所有主力,計9個縱隊(軍),其中五個縱隊用於直接進攻74師,對手只是一個師,就算它戰鬥力強悍,何以強悍至此?

有這樣的疑問,列位就有所不知了,原來抗戰結束後國共美三方曾經舉行過和平談判,誰都不想承擔阻止統一的罪名,所以各方都做出了讓步,按照規定,國軍要取消軍一級建制,裁軍至90個師。

蔣介石沒有多做爭論就接受了這一點,如果列位看官覺得他是真想要和平故而做出讓步就錯了,他雖然答應了這一點並且照做,但他卻耍了小聰明,他只是把軍的名稱換爲師,實力上卻並沒有大的削弱,這麼一說列位就看明白了,這”整編七十四師”其實就是原來的七十四軍,響噹噹的國民黨王牌,換了個招牌,但勇猛依舊。

據史料記載,七十四師共轄3旅6團,全師有三萬多人,敢問這是一個師的建制?再加上大量迫擊炮、火箭筒、榴彈炮和各種機槍等等,這一個師的實力絕對不低於一個軍,可能會碾壓很多普通的軍級部隊。

這麼一看,它能以一個師的力量對抗我軍五個縱隊,就一點都不奇怪了,畢竟它有優良傳統和絕對的武器優勢。

粟裕

第74軍改編爲整編七十四師後,曾經在解放戰爭中所向披靡,張靈甫曾經在淮陰、漣水等地多次重創我華東野戰軍。

但張靈甫終於因爲驕傲自大,而被粟裕指揮的華野野戰軍在孟良崮全殲。之後蔣介石雖然重建了七十四軍,但以不復往日之勇了。

有喜歡歷史關注下,大家可以長期交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