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長壽,健康生活很重要。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俄國科學家米奇尼科夫發現大量益生菌能減弱甚至戰勝腸道內的有害菌,抑制老化,是長壽關鍵。

​人們都希望長壽,而且希望高質量的活着,但是年過50之後,身體衰老的速度明顯開始加快,很多人就開始希望通過保健品來幫自己走上通往長壽的捷徑。但事實上,50歲後要經過這3道考驗,才能離長壽更近。

想長壽,先要有個好胃口

過了50歲,消化系統功能減弱,免疫力降低,很多人出現胃部疾病,或胃功能減弱。胃口下降,消化能力減弱,影響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沒有營養,就像植物沒有肥料,久而久之,生命之泉就會枯竭,更提不上長壽。

消化系統裏藏着長壽祕訣。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俄國科學家米奇尼科夫發現大量益生菌能減弱甚至戰勝腸道內的有害菌,抑制老化,是長壽關鍵。國內專家也在研究中發現,長壽地區如我國廣西巴馬縣、日本山梨縣老人腸道中,益生菌數量較一般老人要多。消化道充沛的益生菌能防禦致癌物質對遺傳密碼的攻擊,能協助降低膽固醇、血壓及控制體重等。所以要想長壽,胃腸道必須健康。

任何人,50歲後都要面對血管這道關

在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病去世的人羣佔總死亡人數的40%以上,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而每年腦卒中發病率爲250/10萬,冠心病的發病率爲50/10萬,可以說心腦血管疾病是影響我國居民身體健康,以及壽命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了。

不誇張的說:“人和血管同壽”。在50歲以後,血管會逐漸老化,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變硬、變脆、失去彈性,容易發生血管破裂,或血管堵塞,從而導致腦卒中或冠心病,以及其它疾病,嚴重威脅我們的壽命。所以要想長壽,毫無疑問要保養好自己的血管。

長壽路上第三道坎是肺部疾病

肺主呼吸,人的生命離不開氧氣,也就離不開肺。而臨牀中,因肺病去世的人也不在少數,如肺癌(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哮喘等。50歲後,肺容易出現問題,多和吸菸、二手菸、油煙、空氣灰塵及霧霾等有關係。

而心肺是緊密聯繫的,心肺功能良好,身體主要機能就可以健康運作,肺把氧氣吸入體內,而心臟把氧輸送到全身,這就保證了我們健康的運行,其中一個除了問題,身體就不能健康運行,就無法保證長壽。

這些習慣,是長壽最好的保養品

1、健康的生活方式

想長壽,健康生活很重要。生活中大家儘量合理膳食,三餐按時喫,保持清淡,減少在外就餐的習慣。戒菸戒酒,注意防範霧霾天氣。多運動,最好堅持每天運動,控制體重,不要超標。保持心情舒暢,以包容的性格看待一切。患有“三高”的人,要注意對慢性病的控制,積極治療,控制達標。

2、定期查體,“小毛病”早發現

過了50歲以後,很容易生病,如心血管病,以及肺癌,胃癌等,都是發展較爲緩慢的疾病,在發病的初期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典型,很少引起患者的注意,等到症狀嚴重了再去治療,而這時候治療效果往往比疾病早期差很多。

因此,定期體檢,“小毛病”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徹底康復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50歲以後,有必要定期體檢。檢查身體重要臟器的功能,有家族史的人羣重點監控家族疾病的發生、發展,千萬別把“小毛病”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