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福命令畢節各部隊嚴密防備,而傳檄都督陶文等隨從茅鼎直搗叛蠻的巢穴。永樂八年,朱棣北征蒙古,召何福隨從出塞。

何福,濠州人,寧遠侯。洪武初年,積功至金吾後衛指揮同知。洪武十四年,跟從傅友德征討雲南有功,升爲前軍都督府僉事。洪武二十年,從藍玉出塞攻擊北元,在捕魚兒海之役中取得大勝。洪武二十四年,被授爲平羌將軍,討伐越州叛蠻阿資,擊敗並招降了他們。選擇土地豎立柵欄讓他們居住,設置甯越堡。於是平定九名、九姓衆蠻。不久和都督茅鼎合兵招撫五開。未出發,畢節蠻衆再次叛亂,大肆掠奪屯堡,殺害官吏。何福命令畢節各部隊嚴密防備,而傳檄都督陶文等隨從茅鼎直搗叛蠻的巢穴。斬殺了叛亂首領。洪武二十九年,永寧州土官卜八如加等劫殺軍民,何福遣指揮李榮等領兵討之。洪武三十年,水西蠻居宗必登等作亂,會同顧成率兵討平。

建文元年(1399年),刀幹孟再次叛亂,何福招降蠻軍7萬餘人。進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論功晉升都督同知。此後練兵德州,進左都督。靖難之役中,何福與盛庸、平安一起伐燕,因在淮北作戰不利,還京師。

成祖即位,因何福是宿將,知曉兵事,誠信任用他。聘其甥女徐氏爲趙王妃(朱棣第3子朱高燧爲趙王)。並任命他爲總兵官,鎮守寧夏,節制山、陝、河南諸軍。何福到任後,宣佈廣施恩德的心意,招徠遠方的人,塞外諸部投降的接踵而至。邊疆沒有戰事,便請求設置驛所、開墾田地、積聚糧食,確定賞罰制度,爲長久經營計劃。適逢有人詆譭他。朱棣不聽,降旨褒獎慰問。永樂五年八月,移鎮甘肅。何福治軍嚴厲,部下很多人不適應他的嚴厲。朱棣暗中派使者告誡何福,要善於保護自己,不要被小人中傷。永樂六年,何福請求派遣京城番將來率領北方投降的人。朱棣回覆說:“你長久統領番、漢軍隊,恐人數太多而招致讒言。你是老將,朕誠心倚重,不要有後顧之憂。”不久請求以布換馬,選擇其中的良種分羣飼養,設置官員配給印鑑專管此事。於是馬大量繁殖。永昌苑牧馬從這時開始。永樂七年,本雅失裏糾阿魯臺一同入寇,而被瓦剌擊敗,在臚朐河逃走,準備收復各潰散部隊並窺視河西走廊。朱棣下詔命何福進行備戰,當時迤北王子、國公、司徒以下10餘人率所部都駐紮到亦集乃,乞求依附明朝。何福上報朝廷,朱棣命楊榮前往,輔助處理甘肅管理軍務,使得該民衆均求降於明。何福親自到亦集乃巡撫,並送其酋長到京城。朱棣嘉獎其功勞,命楊榮在軍中,封何福爲寧遠侯,千石祿,勳號爲“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並下詔何福在軍中有先行後奏的權力。永樂八年,朱棣北征蒙古,召何福隨從出塞。當初,朱棣因何福有才略,寵愛任用超過衆將。何福也善於避嫌,有事未曾專斷。到跟隨出疆,多次違背節度。羣臣中有人數說他的罪過,何福更加怏怏不樂有怨言。回師,都御史陳瑛再次彈劾他。何福因害怕獲罪,自縊而死,死後爵除,趙王妃也因此被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