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時,皇太極率領的八旗軍隊,面對關寧鐵騎的拼死搏殺竟毫無取勝的機會。還是在獄中的袁崇煥寫信給祖大壽稱述利害,關寧大軍方纔進關,使整個戰局發生了巨大變化。

明末,袁崇煥力主“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過去的遼東戰事,朝廷都是從全國各地調集而來的軍隊,除了少數精銳一外,這些客兵往往戰鬥力較弱。還是招募剽悍善騎,有切身利害關係的遼人最適於守遼土。因此,袁崇煥在歸附的10餘萬遼民中精選身強力壯者,充實各軍,同時大力栽培祖大壽、滿桂、趙率教等一大批遼將。這些苦練而出的兵力並不很多,但卻是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被人們稱作“關寧鐵騎”。

天啓七年,剛剛征討過朝鮮並獲勝而歸的後金大軍對錦州城的進攻,連攻3日,毫無進展,於是繞過錦州,直接攻打寧遠。很快就形成了對寧遠的包圍之勢。此時,皇太極率領的八旗軍隊,面對關寧鐵騎的拼死搏殺竟毫無取勝的機會。最後,雙方的傷亡都相當慘重。尤其是皇太極的叔伯弟弟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的兩個兒子薩哈瞵和瓦克達也都負了重傷,戰將覺羅拜山,巴希等被射死。皇太極只能下令撤軍。關寧鐵騎首戰告捷,鼓舞了明軍的士氣,使其威名遠揚。

3年之後,崇禎2年秋,皇太極避開了堅固的寧錦防線,繞道蒙古進攻,明軍防線幾乎立刻土崩瓦解,八旗鐵騎合圍了北京的最後一道門戶——遵化。袁崇煥得到消息,立刻派山海關總兵趙率教率領4000輕騎出發,急援遵化。緊接着總兵祖大壽負責指揮參將王承胤等人率領關寧大軍主力前往接應。可是在趙率教軍趕到前遵化已經陷落,趙軍於城外幾十裏處中伏,全軍殉國,趙率教不幸戰死。袁崇煥親自率兵還是及時的趕到了北京城下。兩軍在廣渠門外擺開了戰場。這可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一邊,是近10萬的八旗大軍,而另一邊,則是先後趕來的9千關寧鐵騎,最後成功解圍的竟是以少勝多的關寧鐵騎。

大捷後,崇禎卻把袁崇煥下了大獄。北京城外的關寧大軍譁變,在繼承者祖大壽的帶領下返回了關外。皇太極得知消息之後,立刻率兵回師,明軍兵敗,北京又危在旦夕,而祖大壽就是拒絕奉旨入京勤王。還是在獄中的袁崇煥寫信給祖大壽稱述利害,關寧大軍方纔進關,使整個戰局發生了巨大變化。關寧鐵騎在數日之內將八旗軍隊全部擊潰,盡復關內4城,史稱“遵永大捷”。

袁崇煥死後,關寧鐵騎的大部分將士們認爲“袁督師都被殺了,我等在此立功何用!”,被時人評價爲“明用之善,則爲後金之勁敵;用之不善,則爲明朝之叛將”的“自祖大壽以下凡五十員遼將”和關寧鐵騎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被調回關內與農民起義軍作戰,如左良玉、曹文詔、劉澤清;一部分陣亡在抗清的戰場上,如何可綱、曹變蛟、黃得功;剩下的則投降了清朝,成爲滿清入關的急先鋒,如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們的首領祖大壽,也在被俘之後投降了滿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