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呼吸困难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许多人认为呼吸困难主要是肺部疾病,但事实上,呼吸困难往往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特别是运动一点后喘息,经常感到呼吸困难,睡觉时不能仰卧,坐起来可以减轻不适。

《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蓝皮书》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2.9亿,死亡率高且处于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40~49岁的人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最多,达34.4%,其中41~45 岁患者占到了 41.16%。而 20~29 岁人数占比已经达到15.3%,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心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三大身体信号需警惕

在心脑血管系统彻底瘫痪之前,有四个主要的信号,你收到了吗?

胸痛和胸闷频繁出现

心脑血管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之前,患者频繁的会感到胸痛、胸闷的情况出现,有时甚至伴有频繁的心悸或者是恐慌等症状,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应怀疑可能存在心脑血管异常,因为正常心脑血管系统是不会出现这些异常症状。

头痛和头晕同时发生

头痛和头晕也是心脑血管衰竭的症状,这是因为心脑血管异常后,心脑器官供血不足。此时,头痛、头晕、心绞痛都很容易发生。因此,突发性头晕、头痛,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警惕,尽快到医院查明原因。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许多人认为呼吸困难主要是肺部疾病,但事实上,呼吸困难往往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特别是运动一点后喘息,经常感到呼吸困难,睡觉时不能仰卧,坐起来可以减轻不适。这也是心脑血管严重衰竭的信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建议您立即去看医生,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七招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No.1 生活有规律

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时间,懂得生活,学会放松。早睡早起,按时作息,少饮酒,不吸烟,坚持饭后二十分钟左右散步,不要超负荷工作和娱乐。切忌人生年轻时用身体换名利,老来再拿钱买健康。

No.2 冬季做好预防

冬季天寒,天气变幻无常,是心脑血管疾病易发时间,应当注意保暖,夏季燥热,气压低,湿度大,汗如雨下,切忌受风,勿要贪凉,冷食亦当适度。

No.3 心理健康

学会自控,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不为生活的不快或追求的贪婪而左右,喜怒不形于色,切忌思想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No.4 健康饮食

注意食物多样性,均衡性,多食五谷杂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条件的要多吃些野菜,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猪牛羊肉,少吃动物类油脂,少吃盐和蔗糖,少吃动物内脏和海鲜。冬季进补要适度,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No.5 适当锻炼

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No.6 定期做体检

如若基因检测出来患病风险高,那么就需要定期做体检。尤其要注意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纤原、红细胞聚集等及心电图变化情况,若有问题,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或药疗,或食疗,进行调整。体检是为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No.7 常备急救药

每个人都应懂得一点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识及抢救的简单技能。隨身携带,紧急情形下,即可救人,又可自救,最好无用,到期换新。但需切记是,必须判断准确,是心梗,而非脑溢血,否则出错,将加速患者死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