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雪后五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亿邦健康提醒您:小雪节气天气寒冷,容易下雪,雪后会出现降温天气,所以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小雪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古语有云:“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古籍《群芳谱》中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一候虹藏不见

小雪之日“虹藏不见”。阴阳交才有虹,此时阴盛阳伏,雨水都凝成阴雪了,虹当然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小雪后五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

三候闭塞而成冬

再五日“闭塞而成冬”,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时节,北方已进入供暖季,长期在暖气房会出现口干舌燥、咳嗽、头晕等,此外这个时节也是雾霾天的高发季,平日里我们要做好以下“三防”。

小雪“三防”

■ 防燥

清淡的饮食有助于应对干燥。除了多喝水喝粥,不妨再吃点润燥的“圣果”——。梨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对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甚至便秘、尿赤均有良效。

■ 防寒

冬季宜早睡,顺应自然界的节令变化特点,蛰居防寒,敛藏精气。最好在单位中多备两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肉类及富含矿物质的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土豆等能够有效提高人体抗寒能力。

■ 防雾霾

雾霾对身体的影响,首先是呼吸系统问题,肺就像一个空气过滤器,保持肺部的清洁尤其重要。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萝卜、百合等食物都能帮助大肠排泄,适当饮用清肺养生茶,也可有效防治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虽然小雪时节我们不能见到初雪,但冬天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东北、西北等地区的气温也迅速下降到0℃及以下。人们往往容易遭受风寒,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小雪期间是以下疾病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警惕!

警惕四类高发疾病

■ 流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 呼吸系统疾病:

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发作慢性咽炎、急性鼻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气肿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

这类人除了要按医嘱吃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还可以通过打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次数。

■ 摔伤:

最近北方一些地区开始下雪了,天寒地冻的天气容易骨折、摔伤,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如果刚下过雪,最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另外,膝盖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点

一旦滑倒,可用双手支撑一下。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要尽快就医。

■ 心脑血管疾病:

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绞痛、中风、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增多,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症。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亿邦健康提醒您:小雪节气天气寒冷,容易下雪,雪后会出现降温天气,所以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这个节气里,大家一定要学会调养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