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

6个月是真正辅食添加的起始月龄,更确切地说,6个月是辅食添加的关键月龄,不管从营养学来说还是对培养婴儿正确的饮食行为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婴儿咀嚼功能发育以及语言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6个月后可以给婴儿加米粉、蛋黄、水果泥、莱泥、肝泥等,加法要遵循辅食添加原则,此时需要妈妈很好地安排每种辅食添加的时间、顺序和量。

1.米粉:

开始加米粉1~2匙,加米粉时要用水调和,不要用牛奶调,最好拿匙喂,以后再逐渐增加量和调换不同口味的米粉。

现在市面上购买的米粉都有调和说明,要按说明适当加水,不要过稀、过稠。值得一提的是,开始加米粉时最好不要加到奶里喂养婴儿,以免增加婴儿消化的难度。

一般6~8个月可用奶调配,8~12个月用奶或鱼、肉汤等调配。我们建议妈妈先用开水调和米粉,特别是对那些生病、体弱的婴儿,这样做会更有利于其消化吸收。

有一些吃奶量较多的婴儿,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加喂一次奶中加1~2小匙的米粉奶,喂加稠的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长,减少了婴儿的饥饿,可以使婴儿能在夜里睡得安稳,但注意不要每次都在奶里加米粉。

2.蛋黄:

开始每天吃1/6或1/4个蛋黄(如果是鹤鹑蛋黄可吃1/2)。若婴儿食欲好,大便正常,7天后可加到半个,再过7天加到2/3个,以后逐渐加到个。如果婴儿睡眠良好,发育正常,可以不断增加新的辅食品种,一般情饮定天左右加一种食品,如蔬菜、水果泥等。

3.菜泥、果泥:

过去加菜泥比较难,自制也比较麻烦,现在可以买些市面上瓶装的菜泥,这些瓶装菜泥、果泥都是经高温消毒处理,无菌真空包装的,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食物的营养素,而且口感好,喂养方便。

加菜泥、果泥的方法同加蛋黄一样,开始1~2小匙,待婴儿适应几天后再加量,并更换品种。当然新鲜制作的蔬果泥会比现成的好,含维生素也多,如果可能,最好每日现做。

4.菜末:

把菜叶切成的碎末放到米粥里、面条里。像米粥和面条(片)样,菜末和碎菜可以增加婴儿咽部对固体食物的感觉和耐受力,为今后吃固体食物做准备;另外,莱末可增加纤维素,有利于软化婴儿大便,这是泥状食品所不具备的。

5.豆腐:

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也是婴儿很好的辅食,一般6个月时可以试着给婴儿一些豆腐吃。豆腐分为两类,一是南豆腐,由石膏点成的豆腐,白嫩而细腻,如果有大便干燥的婴儿可以多加1~2小匙。二是北豆腐,由卤水点的豆腐,豆腐略粗,不像南豆腐那样嫩软。两者都不失为婴儿理想的添加辅食。

6.鱼泥:

鱼泥肉质细腻,比肉泥、肝泥、虾末容易消化,可先加在粥里半匙喂给,待婴儿适应后再增至1小匙或更多。

7个月

可以试着加稠粥、软面条、各种菜末等,还可加少许的面包、慢头片、饼干等。

8~9个月

肉泥、肝泥、虾末应在8个月时添加,开始仍要少加,一种一种地加直到婴儿完全适应后再交替添加,循序渐进。一般自做的肉泥婴儿不易消化吸收,而市场上卖的瓶装肉泥、肝泥则是经过特殊加工,易被婴儿消化吸收。因此,开始加肉泥时可以用瓶装肉泥、肝泥,以后逐渐根据情况自己做新鲜的肉泥、肝泥给婴儿吃。

10~12个月

加软米饭、面条、带馅食品(如包子、饺子、馄饨等)、肉末、鱼、豆制品、水果、小点心等。婴儿到了1岁以后就什么食物都可以吃了,只是做得烂一些就可以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