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家庭从“一胎家庭”变成了“二胎家庭”。二宝降生后,无疑会成为家庭的重心,分掉大宝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

如果父母过分爱护二宝,忽视了大宝的感受,很容易让大宝失去安全感,甚至可能引发大宝做出“傻事”。

徐女士是一名月嫂,为一名产妇提供月嫂服务。一天,婴儿睡着时,她在客厅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突然,她发现这名产妇3岁的女儿端着一杯水,从卫生间走进了婴儿的房间。出于好奇,徐女士跟了过去。结果,她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小女孩居然把一杯水浇到婴儿头上,婴儿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徐女士赶紧抱起婴儿,因发现及时,婴儿身体未受到损伤。女孩的妈妈特别生气,拉过站在一边的女孩就要打。在徐女士的阻止下,她才作罢。

近年来,关于大宝伤害二宝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之所以会出现这类事件,与父母对大宝的关爱缺失不无关系。

孩子的想法是单纯的,当他们发现自从有了弟弟或妹妹之后,父母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时,他们就会将责任推到弟弟或妹妹身上。表面上看,孩子是嫉妒、讨厌弟弟妹妹,实际上是在向父母索要关爱。如果父母能及时向大宝表达爱,大宝才会获得安全感。

对于打算生二胎的父母,或已经生了二胎的父母,应做到公平对待孩子,别因为有了二宝就忘了大宝,以至于让大宝觉得失去了父母的爱。为此,有几点需要注意:

(1)事先跟孩子商量、沟通

在打算生二胎时,应告诉孩子:“你想不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啊?”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在怀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孩子照顾布娃娃、摸妈妈肚子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弟弟或妹妹,感知生命的孕育过程。如果父母能够乐观、自信地期待二宝的降生,那么这种乐观和自信也会传递给大宝,让他同样兴高采烈迎接弟弟妹妹。特别要注意,在怀孕的阶段,父母要对大宝格外照顾和关心。

如果妈妈意外怀孕,事发突然,大宝没有心理准备,而家长又想生下二胎,那在告诉大宝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要注意谈话技巧了。心理咨询师建议,这时父母最好向大宝支招儿,先告诉他妈妈终止妊娠会有什么伤害,然后问大宝:“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伤害?”

若更进一步,还可以问孩子对妈妈怀孕有什么担心,有什么需求希望被满足,或希望得到父母的哪些承诺。对于合理的需求,家长应给予满足及承诺,以消除孩子的担忧。对于不合理的需求,不能给予满足和承诺,可以进一步讨论解决方案。

记住,无论如何,家长都应和孩子平等交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并适当给予肯定,让孩子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会因为有了弟弟或妹妹而减少对他的爱。

(2)不慎忽视了大宝,应及时说明原因

上幼儿园小班的妞妞最近很异常,不是哭闹就是低头不语,神情沮丧,这种情绪可以持续一整天。当班级组织集体活动时,她总是站在一旁发呆,冷冷地看着大家,不爱搭理人。据了解,她是家中的长女,妈妈刚生了一个小弟弟,无法照顾她,目前她跟外婆一起生活。

在二宝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父母可能会因为照顾二宝而忽略大宝。当你发现大宝因此情绪低落时,一定要及时向大宝说明原因:“这并不代表爸爸妈妈不爱你了,只是因为弟弟(妹妹)太小了,需要更多的照顾。”同时,增加对大宝的陪伴,多给大宝一些关心。(3)切忌说一些挑拨亲情的话

有了二宝之后,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当着大宝的面说一些伤害或挑拨亲子关系的话语,哪怕是玩笑话,也不能随便说。比如,有些家长会对大宝说:“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就只要弟弟(妹妹)了。”

不仅自己不能这样说,如果听到外人跟大宝这样说,你应该及时阻止,小心不当的言语给大宝造成不安全感,激起大宝对二宝的嫉妒甚至是仇视情绪。

(4)公平对待大宝,三句话说不得

伴随着二宝的成长,大宝在与二宝的相处中,父母在教养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父母要记住以下三句话是绝对不能说的。

第一句:当大宝对二宝表现出厌烦,甚至吃二宝的醋时,父母千万别对大宝说:“当初是你同意妈妈生弟弟(妹妹)的!”

父母为表达对大宝的尊重,在决定生二胎时,提前征求大宝的意见是好的,但事后不应该以此为理由去堵大宝的嘴。

第二句:当有好吃的、好玩的时,不应该对大宝说:“这个让给弟弟(妹妹)吃,这个东西先给弟弟(妹妹)玩。”

对待孩子要公平,切勿让大孩子让小孩子,否则,只会让大宝内心失衡,觉得爸爸妈妈更爱弟弟(妹妹),从而激化大宝对二宝的不满。

第三句:当大宝表现得不太好时,父母切勿对他说:“你怎么还不如弟弟(妹妹)懂事呢?”

有了二宝之后,你会发现大宝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婴儿的行为,比如,妈妈给二宝喂奶时,大宝会凑过来要吃奶。其实,这只是大宝想重新获得妈妈关注的一种表现。如果父母见此现象,就批评大宝不懂事,只会让大宝感到委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