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一个小孩子,有个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他这一生或多或少会比他人的成长更高一头!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家庭环境。父母长辈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知识素养、人际关系、处事能力等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孩童时期就如一张干净的白纸,小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各项能力都处在快速学习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可塑性最大,模仿能力极强,周围人所表现出来的各个特质甚至是一些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尤其是最为亲近的父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习场所,接触的最早最多的就是父母和家人的行为习惯以及处事方式。

但是,此阶段的小孩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还不够,会出现好坏不分而去模仿一些危险的行为或者养成很坏的习惯。所以家长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良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

父母长辈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父母良好的性格特征容易造就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又能够形成自身的良好性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好的性格也更加容易被接受和赞扬,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最终会使孩子也有一个健康的性格。

父母有科学进步的育儿观念

科学进步的育儿观念,使父母能够给孩子身体素质的健康成长营造好的条件,身体好,孩子的成长才能一帆风顺。

父母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小孩子好奇心重,喜欢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犯错在所难免,惹父母生气几乎是家常便饭。这时在孩子面前,家长们应该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能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同时,要有讲究的用多种方法方式,循循善诱,以讲道理的形式来教育、启发和疏导孩子。

父母自身必须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孩子喜欢模仿,尤其是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传染给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家长的权威性会得到孩子的认同,这样在做家庭教育时,更容易事半功倍。

父母自身的知识素养能够引导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才能、兴趣爱好等会让孩子的眼界更加的宽广,同时,高学历的父母也能够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给与更多的指导,更容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的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能够让孩子感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形成端正的处事方法

而父母的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显示出来的就是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关系的和谐可以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邻里关系的和谐更能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他人交往,从而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和处事原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