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箇中年人,而且是每晚睡不足6小時的中年人,不光睡不夠6小時,還患有高血壓、2型糖尿病以及心臟病這3種慢性病其中之一,那您真得當心了。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慢病患者睡不夠6小時健康風險劇增!那麼,健康人士呢?

//

睡眠不足6小時與心

血管疾病高發關係

//

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這一類人羣過早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甚至一般的心臟病患者高了不少,心臟病發很可能就會突然終結您的生命,而癌症也有相當概率撬開您健康的保險箱。

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作者對16 000名年齡在20~74歲之間(平均年齡爲47歲)的成年人(有一半以上的參與者是女性)進行了睡眠測試,然後對他們之後20年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跟蹤調查。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睡眠不足6小時的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的概率是睡6小時以上的患者的2倍;

患有心臟病或中風史且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死於癌症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

不受心血管疾病威脅的睡不夠6小時人士“似乎”不會增加患癌症或心臟病或中風並因它們而死亡的風險。

該研究作者之一、睡眠心理學家胡利奧•費爾南德斯-門多薩(Julio Fernandez-Mendoza)現就職於賓夕法尼亞的一所醫療中心。他表示:

美國大約有45%左右的人患有2期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或二者兼有,這一研究發現讓他們的處境更顯得糟糕捉急。

不過,如果人們睡眠時間超過6小時,早逝的風險基本上消失了。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慢病患者睡不夠6小時健康風險劇增!那麼,健康人士呢?

紐約西奈山心臟病中心主任、著名心臟病學家瓦倫汀·福斯特(Valentin Fuster)博士(並未參與這項研究)說道:“這是包括我們此前的研究在內的第4個此類研究了,它清楚地表明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確實會助推動脈疾病的侵襲與惡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睡眠不足與癌症之間

的關係是否危言聳聽

//

睡眠對身體的恢復至關重要,而睡眠週期裏最關鍵的恢復環節就是深度睡眠階段。人的夜間睡眠一般包含5~6個週期,每個睡眠週期約爲60~90分鐘,而深度睡眠處在每一個完整週期的最後階段,佔25%的時間。我們的身體會在深度睡眠時釋放特定激素以修復細胞,並在大腦及其他部位構築身體組織。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慢病患者睡不夠6小時健康風險劇增!那麼,健康人士呢?

不過,對於睡眠不足會否導致癌症很多人心裏其實充滿疑問,而費爾南德斯-門多薩的研究很實際地用數據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他說道:

“睡眠不足並非導致癌症的直接因素,但它會加劇心臟病的問題,而心臟病則是與癌症相關的危險因素。

我們並不是說睡眠不足是癌症的原因,但我們很清楚患有心臟病的人更有可能出現免疫問題或遭遇癌症。睡眠和免疫系統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睡眠不足的人炎症水平更高。

有大量證據表明,青年或中年時期有高血壓甚至糖尿病等心臟病風險因素的人最終罹患癌症的風險更大。”

臨牀醫生們以後將有可能開始檢查心臟病患者睡眠時間的長短,以幫助識別出那些患癌症並因此死亡的風險更大的患者。

//

健康人士需要關注

睡眠的質與量嗎

//

如前述的第3條研究結果所說,不受心血管疾病威脅的短睡眠者似乎不會增加患癌症或心臟病或中風並因它們而死亡的風險。

可要知道這項研究終究只是觀察性的,尚未對潛在的疾病進行更廣泛的測試。實際上是有其他研究表明“本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羣也會面臨缺覺帶來的動脈問題風險”的。

在一項刊載於今年1月份的研究中,研究者給4000名無心臟病史的受試者每個人身上安裝了睡眠監視器,測試他們7個晚上的睡眠;還對他們進行了亞臨牀血管病變的患病率和進展速度的測量,以及可阻塞動脈的、早期階段的斑塊的分析。

(關於斑塊需要指出的是,身體各處斑塊的增加會使人罹患中風、產生消化系統問題以及血液循環不良的風險變大,進而誘發四肢麻木或疼痛以及心臟病。)

該項研究作者,同時也擔任《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心血管領域著名期刊)主編的福斯特說道:

“我們測量了爲大腦、腿部、主動脈和冠狀動脈供血的動脈中存在疾病的數量。

在排除了傳統的危險因素之後,我們發現,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相比睡6~8個小時的人,會出現更多的疾病。

以動脈粥樣硬化爲例,睡不足6小時的受試者相比睡7~8小時的受試者,更容易患上該病。”

當然,福斯特也指出了超過8個小時的睡眠是有害的。

該研究還發現,那些被“碎片化”睡眠問題("fractured" sleep)——在睡眠階段易動或易醒來——困擾的人,早期疾病發病率也較高。他們相比睡眠良好的受試者,積聚斑塊的幾率高了34%。

//

有睡眠問題的人該怎麼辦

//

在福斯特等人看來,如果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且有睡眠問題,先尋找睡眠專家確定具體問題所在是非常關鍵的。

他說道:“喫安眠藥並非解決之道。我們得聰明地治本,要去理解睡眠不足的原因,理解睡眠不足問題爲什麼還會因人而異。”

舉幾個例子:

許多超重的人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問題,其矯正方法之一是在晚上戴氧氣面罩糾正;

有的人是因爲壓力或焦慮而失眠的,採用認知行爲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或提升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水平或許會有助益;

還有一些人可能是因爲喝了太多咖啡才睡不着或是正在使用酒精來幫助入睡,但要知道靠喝酒入眠的人醒得也快,醒了之後再睡着,這第二覺的質量也比較糟糕。

福斯特接着表示,與睡眠專家合作,可以更精準地幫助我們判斷出睡眠問題,並通過適當的干預措施來對症下藥。

//

睡好覺也是保持

健康的重中之重

//

實際上,哪怕我們沒有心臟病或糖尿病這一類的危險因素,睡好覺也是保持健康的重中之重。更好的睡眠其實能通過特定的大腦訓練獲得,這些訓練與學習和掌握其他技能無異。

首先要做的是設置好睡眠環境,建立一個放鬆的習慣性就寢程序,不斷重複,真的養成了這種好的睡眠習慣,我們的大腦就會確立一個固定的放鬆和睡眠時間,在這個時間入睡就會很容易。

那這個良好的睡眠衛生或者說睡眠環境應該怎樣建立呢?

一方面,我們要從自己的臥室下手,確保牀和枕頭的舒適度,房間涼爽(最好在16~19攝氏度之間),別在臥室裏看電視或工作,因爲我們的大腦需要認定臥室爲僅供睡眠的處所。

另一方面,我們要確保消除所有強光,因爲即使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的藍光也可能造成破壞,如果很難做到,可以使用眼罩和遮光窗簾使房間保持黑暗。

資料來源:

Mixing less than 6 hours of sleep with chronic disease is deadly combo

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慢病患者睡不夠6小時健康風險劇增!那麼,健康人士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