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其生生之厚”,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屬於非正常死亡呢。這裏所講的“以其無死地”,是說一個體道、悟道而行道的人,因爲他是來到了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超越所有的宗派、宗教,但又包容它們。

《道德經》:當你迷惑時,能領悟這段話,明悟就在眼前!“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這裏老子是對人類從出生到死亡概率的一個大概統計。也就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屬於正常自然死亡的人數大概佔十分之三吧!“死之徒,十有三”,是指人類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大概佔十分之三,這主要是因爲自然災害損失、感染流行病等非正常死亡的人數。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這裏是指由於人類的貪、嗔、癡所引起的戰爭,因爲人們的顛倒夢想,所引發的各種天災人禍,造成人類非正常死亡的人數,至少有十分之三,有的歷史時期甚至超過十分之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屬於非正常死亡呢?老子就總結出來原因,是因爲“其生生之厚”!也就是衆生的“無明”,沒有了悟生死,緊緊抓着“自我”不放,從而貪生怕死,所以,纔會在六道里面頭出頭沒的輪迴個沒完沒了!衆生由於“無明”遮障,沒有體證“無常、無我”法印,因此就會緊抓着“自我”不放,從而貪生怕死!如果一個人越是貪生怕死,那麼他的身心就會分裂的越厲害(不一定都是精神病)。

一方面他會常有“無明”的衝動,不斷地折騰自己,也會去折騰其他人。他會把自己沒有病折騰出病來;小病折騰成大病;大病折騰成絕症!另一方面,他可能會擔憂東、擔憂西,消極、悲觀、厭世,不斷地傷心、不斷地內傷。這些都是在浪費生命的能源,這也是衆生對自己的最大傷害當我們沒有正確的聞思和修行觀念,不能夠深入地反觀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時候,這時我們無法看到自己的潛意識行爲,那也無法看到我們對自己最大的這些傷害。反而我們會把自己的心理陰影,投射到外面、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對別人造成傷害,不但自己不知道,反而會責怪別人傷害了自己。這就是我們沒有解脫時的最大“無明”!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這就是說,一個體道、悟道、行道的人,他體會到整個法界,是如此地在善待一切衆生。很自然地,他也會展現出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之心善待一切衆生。這裏所講的“善攝生”就是,他以慈悲之心善待一切衆生。像這樣的人,因爲仁者無敵,所以,“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他們的災害、災禍會相對地減少!“兕無所投其角”,“兕”就是那種猛獸!“無所投其角”,那些猛獸不會攻擊這樣的人。“虎無所措其爪”,像老虎那樣兇猛的猛獸,也一樣不會去傷害這樣的人。“兵無所容其刃”,那些兵器、武器,包括軍隊也不會去攻打這樣的人。

“夫何故”呢?爲什麼會這樣呢?“以其無死地”,對他而言,他是超越一切的宗派、宗教、民族、國家,超越所有的框框、界線。你有框框、界線的話,框框外面就是你的死地。我們要好好地去體會!你有框框、界線,界定住的話,你要的世界,你把它圈起來,圈外面你所不要的世界,就是你的死地。這就是說,你有界線、有框框的話,“界線”就是戰爭、衝突的導火線。戰爭,不一定是講國際戰爭、武力戰爭。戰爭講的是,你的內心世界不斷地在那裏矛盾、衝突、拉扯,你沒辦法自在。所以,你的界線、你的框框越多,你內心的衝突、矛盾就會越多、越大。

這裏所講的“以其無死地”,是說一個體道、悟道而行道的人,因爲他是來到了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超越所有的宗派、宗教,但又包容它們。事實上,真理的存在也一定是超越所有的宗派、宗教的,同時又包容它們。太陽不會因爲你是某個宗、某個派,就對你特別好,天、地、太陽、大地、流水、空氣、虛空,都是平等地善待一切衆生。而那些真正體道、悟道而行道的人,他們一定是來到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溶入”一體的世界。

id:adaois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