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霜降時節天氣漸冷,草木經過霜打開始枯黃凋落。蔬果也在經過初霜洗禮後形成別樣的口感。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杜牧所說的“霜葉紅於二月花”,觀賞紅葉的好時機也隨之到來。找一個晴好的天氣登高賞楓,必定是個不錯的選擇。

霜降時節,漸入冬寒,人體關節部位最怕受涼,容易出現腰腿痛等疾病。特別是患有“老寒腿”的老年人,此時特別容易發作。那麼有沒有什麼適合秋季滋補強身緩解症狀方法吶?

藥補不如食補的秋冬之交,《食療本草》中所說“六月勿食羊,傷神”的喫法到霜降時節非常適宜,羊肉可增加抵抗力,有緩解發病的作用。

今天廣安門醫院國際醫療部副主任醫師吳皓,就給大家介紹一道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所記載的“金玉羹”。古人把牛羊肉視爲高大上的肉類,羊肉與板栗山藥共煮,黃白交映,亦是秋冬滋補最佳之選。

主持人:吳韋葶 導演:楊嘉熙 攝像:李仇豪

廣安門醫院國際醫療部副主任醫師 吳皓

栗子50克 山藥100克 羊肉150克 溼澱粉 鹽少許

【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中醫認爲栗子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爲“腎之果”。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緩解脾虛。板栗仁蒸熟、磨粉,製成糕餅,適用於飲食少、身體瘦弱的兒童,以增加食慾,調理腸胃。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慢性腹瀉患者早日康復,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氣虛乏力的食療驗方。

【山藥】山藥爲補中益氣藥,《本草正》講說: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山藥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

【羊肉】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羊肉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痠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爲冬令補品。

1

將栗子切開,放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出後去殼,切成片。

2

將山藥去皮,洗淨,切成片。

3

將羊肉切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

4

煮好後將栗子片與山藥片加入鍋中,再次燒開,加入溼澱粉勾芡。然後轉小火再煲半小時,起鍋前加入少量鹽調味,金玉羹即成。

健脾開胃 潤肺 固腎

大便燥結者 有邪實者 風溼病者 禁食

今天養道君教大家的金玉羹是一道鹹湯,如果不喜歡羊肉的味道也不要着急。養道君再分享一道適合女性秋季益膚養顏的甜美金玉羹給你。

原料:山藥150克,粟子150克,溼澱粉、桂花、蜂蜜。

製作步驟:

栗子去殼切開,放沸水鍋中煮透,撈出去殼,切成片。山藥去皮,切片。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放入栗子片、山藥片燒開,加入蜂蜜再次燒開,用溼澱粉勾芡,放入桂花即成。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非常易於人體吸收,具有強身健體,美容養顏的功效。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陳依帆、蒙小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