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但我们日常对它的理解还很片面,大部分人都认为高血脂是胖子的"专享"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还是只是我们"片面"的认识,今天就来针对几个有偏见的问题来探索一下高血脂!

一、高血脂的4大误区

误区一:高血脂是吃出来的吗?

高血脂确实和饮食关系密切,因为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当进食大量脂肪类食物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如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也会引起血糖升高,继而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胖子食欲好、吃得多,又不太爱运动,因此更容易患高血脂。所以说高血脂也并不完全是吃出来的,也与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关,而瘦子得高血脂的几率也并不小。

误区二:瘦子不容易得高血脂吗?

胖子易患高血脂但这并不代表瘦子就不容易得高血脂,血脂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内源性生成,所以胆固醇的升高并不完全与饮食有关,也与人的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瘦人即使摄入不多,而自身合成多的话也会造成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升高。

所以说高血脂也并不完全是吃出来的,也与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关,而瘦子得高血脂的几率也并不小。

误区三:血看起来浊浊的就是高血脂?

不一定。血液中脂肪过高时,的确会让血液呈浑浊状。不过也有误认的时候。例如抽血检查,因为抽的血是静脉血,本来看起来就比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结果。此外,有些检查项目,抽血不需要经过禁食,例如验血色素、甲状腺功能,如果是刚吃完饭后抽的血,三酸甘油酯较高,血液也会比较浊。一般的抽血检查,例如验胆固醇,则需要事先禁食8小时。

误区四:吃药后万事大吉,不再注意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

即使已在服药,如果饮食不控制、不做运动,或者又抽烟、酗酒等,可能必须吃更多的药、更高剂量的药,如此将提高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机会。

二、高血脂的3大调理方法

1、合理饮食

橘瓣银耳羹

材料:橘子,银耳,枸杞适量

做法:

银耳用清水泡发,摘洗干净,撕成小朵。橘子洗净,去皮,分瓣。

锅置火上,放入银耳、枸杞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汤汁略稠,加橘子瓣即可。

功效:美容养颜,降低胆固醇浓度

2、五禽戏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兽禽动作编创而成,用以活动筋骨,增强体质。它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功能可产生有益作用。由于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从健身操运动强度来看,五禽戏属于中小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在健身活动中,运动强度的掌握非常重要。对中老年人来讲,适宜靶心率(目标心率)的范围一般是本人最大心率值的60%-80%,所以中老年人每次进行3遍五禽戏锻炼是比较适合的。

3、泡脚

足底是我们身体6条经脉的交汇之处,各个器官的生理信息有效的反应于脚底,刺激脚底各个穴位就跟针灸的效果相同,不想针灸泡酒是很好的选择。

做法:桃树叶50克,姜黄10克,醋100毫升。前两样加水煎煮取汁,然后跟醋一起泡脚可重复使用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记得加热。

功效:活血,软化血管,降血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