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初中歷史課上,學習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時,不曉得有沒有提出這樣一個疑問:英國人的軍艦纔打到南京而已,又不是像第二次鴉片戰爭那樣把北京打下來了,怎麼清政府就立刻認慫籤條約了?

▲1842年中英雙方在康華麗號上籤訂《南京條約》的情形

考慮到可能大部分讀者已經畢業很久了,或者有上歷史課睡覺的。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整個條約簽訂的背景:1842年5月18日,英軍攻陷乍浦;6月16日,攻陷吳淞;7月21日,攻佔鎮江;8月4日,英國軍艦駛抵南京下關江面;8月11日,英軍在觀音門登陸;8月14日,欽差大臣耆英接受了英國人的所有條件,之後被道光皇帝所全盤認可;8月29日,條約被簽訂。

那麼,爲什麼自詡爲天朝上國的清王朝在英軍將要攻打南京時,選擇和談並接受所有條款呢?因爲南京一旦被英軍攻下,清王朝連接東南的動脈血管將被徹底切斷!而這根血管就是漕運!

▲明朝年間漕運的繁榮景象

在古代相對於陸路運輸,水運以運量大和消耗低出名。在中國,早在上古時期,東南地區的良渚文化先民就開始用竹筏運輸物資。在沒有畜力的時代,良渚先民利用當地河網密佈的優勢,利用竹筏運輸材料。一個竹筏能搭載六七個乘客,算上操作者負重至少700斤,遠超人力和畜力。正因爲水運的優勢,良渚古文明才能在生產力落後的條件下修建了大壩和古城。

▲獅子山、鯉魚山、官山壩體現狀

▲現代竹筏

▲隋朝運河

中國歷史進入唐宋之後,漕運是維繫諸多王朝的重要命脈以北宋爲例,在太平興國六年,通過汴河,每年有江淮米三百萬石(宋朝一石約合59.2公斤)被送入開封。至道年間的時候,汴河運米增至五百八十萬石。大中祥符年間,最高達七百萬石。而靠這些糧食,北宋才供養起首都圈的數百萬人口。可以說,沒有汴河這條運輸線,就沒有《清明上河圖》中的繁華景象。

▲清明上河圖局部

到了明清時代,雖然海運興起,但是對於糧食這種單價低需求量大的大宗商品,還是以漕運爲主。之前,元代雖然通過海運向大都運輸了大量糧食,但是海船造價高,中國近海海況也惡劣,容易發生事故,所以性價比不好。而內河就算出現意外,也容易救援。另外,維護運河也帶動了大量的沿河城鎮的發展,比如運河沿岸的江蘇揚州、山東濟寧都曾經繁華一時。

那麼,運河上航行數量最多的漕船的運量有多大呢?根據明代的記載,初期糧船“底長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頭長九尺五寸,稍長九尺五寸,底闊九尺五寸,底頭闊六尺,底稍闊五尺,頭伏獅闊八尺,稍伏獅闊七尺,梁頭一十四座”(《天工開物》)。這種大型漕船可裝糧近二千石(約12萬公斤),遠超當時的陸運能力。但因運河水淺,船隻難行,所以漕船一般輕載,裝糧五百石左右(約3萬公斤)。後來,負責運輸的軍士爲了改善生活,往往多裝載商貨,私自將漕船加長至九丈餘,承載量能達到三千石(約18萬公斤)。當然這種超載的漕船隻能勉強通過運河閘座,並且經常因超重而擱淺漂流。

據統計,宣德時,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河南和山東六省,運糧最高達六百七十四萬石。因此,明清時爲了維護運河的正常運營,每年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計其數。比如,明代的漕運總督轄十二總,運軍十二萬七千六百人,運船一萬一千七百隻。除了這些長期性的運軍,臨時徵發的維護河道徵發的人員更多。

所以說,漕運當時清王朝的動脈血管。鴉片戰爭時期,海面上英國人已經佔據了上風,鎮江和吳淞口也已經失守,如果南京再被英國人攻佔,長三角地區與北方的聯繫會被切斷,漕運也無從談起。那麼,清王朝的中樞——北京就會缺糧,依靠運河而生的數十萬人就會衣食無着,沿途城鎮也會衰落。這就好比一個人大腦陷入缺氧,機體也在逐漸壞死。所以對於清王朝來說,與其漕運被切斷,莫不如痛快的簽訂條約……

參考資料

從檔案資料看清代京通倉儲的社會保障功能 鄭民德,鞏存良 黃河科技大學學報

試論明代漕運方式的變革楊亞非 《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

明清時期徐州地區的運河漕運及其社會影響 胡夢飛 淮海文匯

論明清時期漕運兵丁 王偉 聊城大學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衆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