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及其成員對新技術給人的感覺是有着天然的牴觸和拒絕。Facebook的Libra剛出來,法國央行行長就跳出來反對進入歐洲。我們知道像法國、意大利這些保守國家正在與美國爭吵數字稅呢。對人工智能也持拒絕態度,區塊鏈技術更不用說。對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的漠視、拒絕或正是歐洲越來越落伍的直接原因。因爲,2008年這十幾年全球經濟的發動機是科技創新,是以IT等信息技術爲代表的全新產業的推動。比如,美國有蘋果、谷歌、Facebook、微軟、亞馬遜等。中國有BATJ、美團、拼多多、滴滴快車等。歐盟國家有什麼?還真難以一口喊出來。可以說,歐洲已經錯過了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的最佳發展期,這確實令歐洲後悔莫及。如果歐洲繼續以“拒絕”的政策安排對待新經濟新科技新金融,那麼歐洲必然落伍淪落下去沒有懸念。

有消息報道說,全球資本正在流向新科技企業,美國的五大科技公司是首選,包括中國的新科技公司都受青睞,唯一擔心是監管思維陳舊。資本是先知先覺者,從資本流向就完全可以看出一個地區、國家、行業、領域的發展潛力和後勁。

人臉識別技術是新經濟新金融的組成部分。美國特別是中國科研研發走在世界前列。美國的微軟,中國的阿里巴巴系螞蟻金服都正在進入普及使用階段。歐盟竟然再一次成爲全球第一個暫停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地區,令人再一次不可思議。

對於人臉識別技術,要求加強監管,各方是沒有異議的。不過,是否立即禁用?爭議性很大的。即使科技巨頭之間也意見不統一。比如:谷歌和微軟就有爭論。

歐盟擬臨時禁用面部識別技術5年的提案,獲得了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的支持,不過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對之反應冷淡。查伊說:“我認爲政府和監管機構應該儘早處理這個問題,併爲它提供一個框架,這一點很重要。”皮查伊表示,“這可能很快,也可能在我們真的想出來如何使用這項技術之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他還表示,使用這項技術“取決於政府的路線制定”。

微軟首席法律官布拉德·史密斯則提出了面部識別技術在某些情況下的好處,例如NGO可以用它來尋找失蹤的孩子。

“我真的不想在技術能夠幫助家庭團圓時,讓人們停止使用這項技術。”史密斯表示,“第二件事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相信有一種合理選項能讓我們用手術刀代替切肉刀解決病症,那就不要禁止它。”

在人工智能、算法、生物識別技術、VR、AR、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方面。微軟這麼多年一直是開放和積極參與其中的。這才使得微軟從操作系統業務爲主而成功轉型。特別是雲計算等雲業務上微軟做得非常成功。這才使得微軟繼續獨佔鰲頭,市值較早衝上萬億美元關口。

谷歌和微軟對人臉識別技術意見相左說明,在美國科技巨頭們也是相互“爾虞我詐”,與各國的情況差不多。此前,因爲微軟獲得美國國防部的雲業務,而使得亞馬遜大爲惱火,目前正在告狀呢。

明爭暗鬥,在美國科技巨頭中同樣很激烈。對於人臉識別技術、人工智能、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等一定要給予最大的寬容理解,一刀切禁止五年是監管一大敗招。這些創新性技術在開始應用時一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監管主要是監管什麼的?是監管問題的。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怎麼監管問題呢?一定要讓問題充分發現和暴露,這就需要這些創新技術投入使用,在實踐使用中才會發現問題,纔能有的放矢進行監管。即使問題導致出現一些損失,這也是創新的代價和付出的成本。只有讓其實踐使用,才能在使用中發現問題,也才能針對問題加強監管,完善制度,彌補漏洞,使得科技創新更好服務經濟發展和百姓需求。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需要歐洲的老朽們能夠理解,從而破除守舊落伍思維,發展新經濟新科技!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