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認識一下Slack 吧。Slack公司成立於2013年,是一款企業協作應用,集合聊天羣組、大規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統一搜索功能爲一體,成爲分散的溝通方式的聚集中心,在工作場景中實現信息聚合。Slack被稱爲是“郵件殺手”,一項統計表示,在使用Slack之後,用戶的郵件減少至少50%。其實,就是我這幾天一直在撰文闡述的企業遠程在線辦公。週一(2030.02.10日)Slack股價盤中暴漲逾20%,最終收盤上漲15.44%,股價收在26.54美元。一個直接利好是此前報道稱,IBM將所有35萬名員工都轉移到該工作聊天應用上。此舉使IBM成爲Slack歷史上最大的單一客戶。自2014年以來,IBM與Slack就有合作。IBM表示,將Slack推廣到所有員工部分原因是,在該公司接觸Slack之前,員工就已可以自由使用該應用程序。現在IBM集團也僅僅是順應職工現狀而順勢而爲而已。實質上,不排除給未來IBM遠程在線辦公提供基礎。

Slack作爲社交媒體平臺發展前景廣闊。截至目前,所有社交媒體平臺都有無線發展潛力前景。還是東方一位老人家說的好: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這句話的真理性在出生率下降的今天更加凸顯出來。應該再加上一句話:你只要能把全球的人聚集在一起,你就是無冕“皇帝”,賺得盆滿鉢滿是個小凱斯,你甚至能夠控制一切。這就是扎克伯格讓人擔心和害怕的原因。因爲全球近30億人的數據都掌握在他手裏。這就是社交媒體平臺的威力。

社交媒體平臺現在着手投資開發依然不晚。不過,方向結構已經往細分羣體之路走去。Facebook、推特、微信、QQ等都是綜合性的,而現在再開發綜合性的似乎難度較大。而細分人羣,細分用途功能,將是未來社交媒體發展方向。比如,細分人羣上,歐美華裔與留學生社交軟件平臺。據說有做得很成功的。另一個就是細分功能,比如白領企業公司辦公社交媒體,就如Slack 的定位,以及微軟的Microsoft Teams協作應用軟件等。Slack面臨着來自微軟團隊協作應用Microsoft Teams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此前媒體獲得的一份微軟內部的“禁止和不鼓勵技術名單”顯示,微軟不允許員工們使用Slack。

隨着在線遠程辦公需求逐漸增加,Slack成長性非常大。不過,必須在在線遠程辦公上進一步升級自己的軟件。比如,增加VR、AR虛擬和增強現實功能等。機會就在於根據集中式、寫字樓式辦公模式,趕快寫需求,要使得在線遠程辦公像寫字樓集中辦公一樣的場景和體驗。誰先開發出來這個平臺,誰將抓住了企業公司在線遠程辦公風口的先機,這一點絕對毋庸置疑。

有報道用了這樣一個標題:美國版"釘釘"Slack.....這有點誤導大衆呢。釘釘由阿里巴巴集團於2014年1月籌劃啓動,由阿里巴巴來往產品團隊打造,專注於提升中國企業的辦公與協同效率。2014年12月1日,釘釘發佈0.1.0測試版。

Slack成立於2013年初,比釘釘早將近兩年呢。截至2014年底,Slack 已經整合了電子郵件、短信、Google Drives、Twitter、Trello、Asana、GitHub 等 65 種工具和服務,可以把各種碎片化的企業溝通和協作集中到一起。截止到2014年11月3日,已有 3 萬多家團隊在使用 Slack,月發送的消息超過 2 億條,日活躍用戶達 26.8 萬,且以 3 到 5 個百分點的周增長率在發展,並且已有 7 萬多的付費用戶,其預測年收入以每月 100 萬美元的速度在增加。而2014年12月1日釘釘才上線測試版。

2019年6月20日Slack在紐交所上市,首日大漲48.5% 早期投資者獲高達1600倍回報。Slack並不是按照傳統方式進行IPO,而是選擇了“直接上市(directlisting)”,不經過承銷商,不發新股,投資者也會被允許立即開始出售現有股票。

Slack有免費、付費和增值三種模式,企業用戶的訂閱費用是主要收入來源,免費模式下用戶能夠搜索數據沒有付費模式多。

2018財年,Slack營業收入約爲2.2億美元,其中由免費用戶轉化爲付費用戶所產生的收入佔據了10%,2019年財年度,營收增長了82%,約爲4億美元,轉化的收入佔比爲8%。收入增長更多依賴的是新付費用戶的挖掘。

開放性集成功能將爲Slack帶來了更多合作機會,也會爲Slack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線遠程辦公趨勢或是Slack尋求突破的機會!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