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市場進一步下跌,這必然會讓中國的核心資產,迎來十年一遇的買入機會。疫情會影響經濟,是本輪下跌的核心原因。

2020年,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一場瘟疫在武漢突然爆發,恰逢中國人民傳統節日——春節,這場災難迅速蔓延至全國。蔓延開來的又何止瘟疫,還有恐慌。

今日A股開盤,上證指數狂跌8.73%,將近3000只股票跌停板開盤。而上一次出現這樣的行情,還是在4年前。

很多人把這次瘟疫比作2003年的非典。但有趣的是,和大家想象的並不一樣,在2003年A股對非典的反應並不深刻,上證綜指全年上漲10%。

固然,疫情對經濟造成短期影響不可避免。對絕大部分公司及行業而言,疫情更像是短期的事件性衝擊,影響被迅速抹平的速度可能遠比想象中的要快許多。

既然影響有限,爲什麼還會出現歷史性的大跌呢?因爲這次瘟疫像一隻催化劑,徹底打破了市場原有的平衡。

盤踞在藍籌裏的北上資金,在放假前的兩個交易日持續流出,加上假期裏外圍市場普遍下跌,它們有強烈的拋售需求;扎堆在小票裏的散戶,大都通過槓桿在高位加倉,一旦暴跌,被迫斬倉或者強平的壓力也不小;加上19年的牛市積累了大量獲利盤,賬面數字的回撤會讓他們心生動搖。

而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瘟疫徹底引爆。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黑天鵝的偶現纔是世界運轉的常態。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平衡在偶然中被打破,再建立新的平衡,是一再被驗證的歷史必然。而短期市場的劇烈波動,往往纔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這次也不例外。以中證100指數爲例,截止今日收盤,中證100指數成分股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只有15.43倍。

要知道,在過去幾年的白馬股牛市中,這個數字一度超過22倍。但現在,已經跌破去年上證指數2440時候的估值。如果繼續暴跌,中國的核心資產,無疑將迎來一次“十年一遇”的買入機會。

炒股就是賭國運。還記得那句經典的話嗎,賭國運成功的人,有曾被虧待過嗎?

/ 01 /

疫情無需過度恐慌

病毒性傳染病的兩個關鍵指標是病死率和傳染性。

根據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的說法,目前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是3%左右,比當年SARS的10%小很多。

衡量傳染性的常見指標是R0(基本傳染數)。目前多家機構對於新冠肺炎RO值的預估,大多數在2-3之間,意味着每個感染者都會將病毒傳染給2-3個人。但隨着外部環境的強幹預,可以預計這個平均傳染數會開始降低。

從近幾日數據來看,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有這樣幾個數據可以參考:

1.湖北省、全國以及全國剔除湖北省的新增醫學觀察人數全部下降;

2.全國剔除湖北省的新增疑似案例2月2日1913人,較前日的1956人也有下降;

3.剔除湖北省,全國其他省市新增確診病例726人,多於前日的669人,但繼續少於1月30、1月31日數據;

這說明官方的強制隔斷與民間的自我隔離,成效明顯。同時,新冠肺炎致死率的相關數據也在逐漸走低。

前天鍾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專訪,說到疫情可能在一週或者十天後見頂,也就意味着這種非線性的增長已經出現了拐點。

換句話說,在疫情後續惡化可能性較低的情況下,疫情帶來的潛在影響已被當下資本市場充分認知,甚至可能出現過度反應的情況。單純從市場博弈的角度來說,可能會存在預期差的套利空間。

更何況,對絕大部分公司及行業而言,疫情更像是短期的事件性衝擊,影響被迅速抹平可能遠比想象中的要快許多。

/ 02 /

疫情衝擊會被迅速抹平

疫情會影響經濟,是本輪下跌的核心原因。以2003年SARS爲例,當年第二季度,中國內地GDP受到SARS的影響,環比減少2個百分點。

考慮到中國目前整體的經濟結構:目前城鎮化率60%,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佔比超過50%,以及當下採取的治理措施來看,一大批業務場景在線下的公司會受到影響,今年的損失大概率會超過當年。

而投資人要考慮的問題並沒有這麼複雜。對於他們來說,只需要弄清楚問一個問題:疫情帶來的影響,需要多長時間內才能修復。

事實上,從SARS來看,疫情影響的恢復速度可能遠比想象中的要快許多。

以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航空業爲例,2003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這種“非典型肺炎”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疾病,並正式將該病命名爲SARS。同月,全球RPK(旅客週轉量)總增長率自2002年8月以來首次呈現負數,其中亞太地區的RPK更是下降近10%。

SARS對民航業發生全面的破壞性影響直到4月纔開始顯現。全球客運週轉量同比下降18.5%,平均客座率63.5%。作爲疫情重災區的亞太地區,客運同比下滑44.8%,幾近腰斬;亞太的航空公司開始大量取消航班,縮減運力,ASK(可用座公里)降低12.6%。

病毒肆虐對航空業的影響在五月達到頂峯。中國取消了五一小長假嚴重挫傷了旅遊市場,亞太地區的RPK同比下滑超過50%,航班大量取消,ASK下滑30.7%。疫情嚴重的香港機場在5月的旅客吞吐量比起一年前更是減少了近八成。

SARS疫情直到2003年7月才基本結束。用IATA首席執行官Giovanni Bisignani對當時局面的描述:“流動開始恢復,但行業尚未恢復”。簡單來說,客座率有所提升,但票價仍未恢復到政策水平。

那麼航空業究竟花了多長時間才走出SARS的影響呢?答案是,只有兩個月。

到2003年9月,全球客運週轉量就已經恢復正增長,其中亞太客運市場同比下降只有1.6%。此前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香港國際機場在當月實現了近262萬人次的客運量,也恢復到SARS爆發前95%以上的水平。

這樣的例子不僅出現在航空業。在非典疫情消退後,部分累積的消費需求便很快出現了恢復性釋放。

原因很簡單,因爲疫情並沒有永久性降低居民的消費需求,僅僅是臨時性地限制了需求在當期的體現。

在我看來,這種短期的影響更像是波動。波動是風險嗎?當然不是。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波動既不會威脅公司存續,也不會影響公司的發展空間。

拉長週期來看,類似的波動是始終貫穿於投資過程的。要知道,黑天鵝的偶現纔是世界運轉的常態。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條曲折上行的K線圖。

而在覈心資產價值確定性不變的情況下,罕見的千股跌停卻讓這次下注的賠率又高了不少。

/ 03 /

核心資產或迎來十年一遇的買入機會

你可能沒意識到,隨着過去一年的不斷調整,以及近期大跌,A股核心資產的估值,已經處於冰點時刻。

以中證100指數爲例,截止今日收盤,中證100指數成分股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爲15.43倍。而在過去幾年的白馬股牛市中,這個數字一度超過22倍。但現在,已經跌破去年上證指數2440時候的估值。

15.43倍,貴不貴?2016-2018年,中證100成分股營收復合增長率13.8%、淨利潤複合增長率12.7%。2019年前三季度,中證100成分股營收同比增長10.48%,淨利潤同比增長13.76%。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估值還算不上很便宜。但你要知道,作爲A股乃至中國最核心的資產,這些資產未來的確定性不言而喻。如果市場進一步下跌,這必然會讓中國的核心資產,迎來十年一遇的買入機會。

市場下跌,核心資產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凸顯,在港股表現的更爲明顯。

在港股市場,我們粗略的以恒生中國(香港上市)100指數,代表港股市場的核心資產組合,其成份股基本涵蓋了港股最優質的上市公司。

在2018年恒指創新高那時,恒生中國(香港上市)100指數成分股動態市盈率中位數一度超過16倍。但截止今日收盤,這些成份股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僅爲9.85倍。

從財務表現來看,這批企業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過去2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14.13%,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12.96%。2019年上半年,這批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依然達到10.6%。

價值投資的精髓,就是要在比較低的價格買入優質的資產。毋庸置疑,恐慌情緒造成的大跌,正讓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資產,迎來十年一遇的買入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