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寒武紀在內的AI芯片公司,要儘快解決的問題。去年,寒武紀在雲端智能芯片領域收入7888萬元。

AI芯片公司究竟值多少錢?很快,市場將會給出答案。

3月26日,AI芯片公司寒武紀申報科創板上市,這是國內AI芯片公司,第一次和二級市場投資者見面。

2015年—2017年,AI芯片初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自x86架構一統江湖,芯片領域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

熱鬧的領域,資本從不會缺席。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發生在AI芯片領域的投融資次數爲109次,投融資總額達到了驚人的1666億元。

資本蜂擁而至,AI芯片公司估值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寒武紀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經達到221億元。

某種程度上,這是各路資本的一次豪賭。對於衆多AI芯片公司來說,並沒有找到核心應用場景,即便是當下。

2019年,寒武紀收入僅有4.4億元,其中大部分由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貢獻。寒武紀的商業化的道路,還不夠寬敞。

可以預見的是,由於科創板對於上市企業沒有盈利要求,越來越多的AI芯片公司將會登陸資本市場。

隨着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化,AI芯片公司不可避免將遭遇投資者靈魂拷問:你究竟值多少錢?

二級市場的估值邏輯,最終將層層傳導,影響整個AI行業的估值體系。這對於AI芯片公司來說,猶如一瓶卸妝水。

寒武紀申報科創板上市,預示着AI芯片公司的“卸妝舞會”即將拉開帷幕。

/ 01 /人工智能的“大腦”

人工智能,離不開芯片提供的算力。可以說,AI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大腦。

目前,關於AI芯片的定義,並沒有一個嚴格和公認的標準。比較寬泛的看法是,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芯片都可以稱之爲AI芯片。所以,CPU、GPU、DSP、FPGA等傳統芯片也包括其中。

雖然這些傳統芯片在設計之初並非面向人工智能領域,但可以通過靈活通用的指令集,或可重構的硬件單元,覆蓋人工智能程序底層所需的基本運算操作,從功能上滿足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

在人工智能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這類傳統芯片長期爲其提供底層計算能力。

但是,CPU這些芯片,從設計之初考慮的是社會中的廣泛應用,強調功能“大而全”。

這導致,功能“大而全”的傳統芯片在落實到具體應用時,必然會存在“功能過剩”的情況。於是,近些年在傳統芯片之外,基於新架構的ASIC芯片異軍突起。

ASIC是爲實現特定要求而定製的芯片。比如機頂盒的解碼芯片,手機的射頻芯片,只能實現單一功能。由於只專注於單一領域,相較於傳統芯片,ASIC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在單個領域性能高。

在國內,ASIC芯片玩家不少,寒武紀就屬於ASIC芯片的開發者。當然,ASIC芯片能夠異軍突起,不僅是因爲性能突出。

傳統芯片領域經過長時間洗牌,基本已經形成寡頭壟斷格局。這些巨頭長時間形成的專利壁壘、技術壁壘、資金壁壘很難被突破。相較於傳統傳統芯片,ASIC在開發難度和研發投入上都要低很多。

由於ASIC有特定算法和應用場景,不像CPU等通用芯片要兼顧各種用途,研發投入也是遠遜於CPU。

這也是爲什麼ASIC芯片領域,在短時間內湧現出很多創業企業的原因。要知道,Intel 6代酷睿研發費用就要71億美元!!!這顯然不是創業公司玩得起的。

/ 02 /進擊的寒武紀

從應用場景來看,人工智能芯片分爲雲端、邊緣端和終端。

雲端芯片主要用於雲計算企業的數據中心。這不難理解,數據中心是AI訓練芯片應用的最主要場景,主要設計的芯片是GPU和ASIC。目前,全球主流的應用平臺,都在使用英偉達的GPU進行加速,AMD也在積極參與。

但是,海量的數據和信息都集中到“雲端”,也就是數據中心進行計算和存儲,勢必會出現延時大、數據傳輸量大等問題。

因此,部分對系統及時性要求較高的用戶,已經開始推動數據存儲和計算朝着數據中心和設備終端之間的“邊緣端”轉移。

邊緣計算應運而生,並由此誕生了針對邊緣端的智能芯片。邊緣計算的部署,靠近終端,所以與應用場景有着緊密的關係。相對雲端應用,邊緣設備的應用需求和場景約束要複雜很多,針對不同的場景,需要專門的架構設計。

終端芯片很好理解,即用於終端產品上的芯片,比如無人駕駛、AR、VR等。對於特定產品來說,對實時性要求高的場景(如智能駕駛等),對響應的延時極爲敏感,基於CPU作人工智能計算遠不能滿足實時性要求,必須引入專門的人工智能處理器。

寒武紀當前的業務,已經覆蓋三大應用場景。

在終端領域,寒武紀的盈利模式爲IP授權模式。所謂IP,是指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中那些可以重複使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功能的設計模塊。

這就好比,修建房子一般先有標準化的“毛坯房”後,再在毛坯房內進行各種個性化的裝修,這會降低房屋修建成本並提高建設效率。在芯片設計過程中,“IP”就相當於標準化的毛坯房。

購買芯片IP,可以節約大量的開發時間和風險,海思、高通這樣的巨頭,同樣要購買ARM的IP。此前華爲與和寒武紀的合作模式,也是IP授權的形式。

實際上,寒武紀常年也要支付大量的IP採購費用,用於雲端和邊緣端的芯片設計。

公司於2018年推出了雲端智能芯片思元100,於2019年推出了第二代產品思元270,該系列下一款產品思元290已處於內部樣品測試階段。

在邊緣端,寒武紀進入較晚。公司於2019年11月才推出相關芯片。

有了芯片和服務器這些硬件基礎,還需要集合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等軟件要素,才能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

因此,除了提供芯片以外,寒武紀還提供一套名爲Cambricon Neuware開發平臺軟件。

寒武紀擬登陸科創板,AI芯片公司開始卸妝

/ 03 /估值221億背後的期待

人工智能芯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這讓實力雄厚的寒武紀從誕生之日起,就飽受期待。

2016年成立之初,寒武紀便完成1億美元融資,成爲全球首家AI芯片領域的獨角獸;2019年下半年,寒武紀最新一輪融資,估值已經達到221億元。

對於很多傳統企業來說,即便是巔峯時期也難以達到這樣的估值。而當前,寒武紀還只是成長初期。2019年寒武紀收入也僅有4.43億元。

缺少可以落地的商業化場景,這是制約寒武紀收入規模的重要原因。

終端方面,目前人工智能芯片主要應用領域是智能手機、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機。但是隨着SOC(系統級芯片)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和物聯網終端設備廠家,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購買芯片IP後,自主開發適用自身產品要求的芯片。對於寒武紀這樣的IC設計公司來說,可不是啥好消息。

此前,華爲就與寒武紀“分手”。在與華爲分道揚鑣之後,寒武紀來自終端的收入下滑較快。2019年,寒武紀終端收入爲6877萬元,較2018年減少4789萬元。其中,2018年華爲貢獻的收入爲1.14億元,2019年則下降到6365萬元。

未來,若來自華爲的收入進一步減少,並且沒有拓展新的終端設備用戶,寒武紀終端收入規模將會進一步萎縮。

邊緣端芯片的應用,同樣要基於應用場景。應用場景不夠,這也是寒武紀在邊緣端市場會遭遇的問題。

2019年,寒武紀從終端芯片轉向雲端芯片。去年,寒武紀在雲端智能芯片領域收入7888萬元。

這一轉變契合市場趨勢。雲端AI芯片目前市場較大。天風證券測算,2016年,全球雲端AI芯片市場規模大約是32億美元。

但與國外創業企業處境類似,雲端、邊緣端的芯片多被谷歌、英偉達等巨頭所壟斷,生存空間逼仄。

更重要的是,各大雲廠商紛紛提出自己的AI芯片開發計劃。國內阿里巴巴、華爲、百度都有相關產品發佈,內部使用。

可以看到,目前與寒武紀合作的主要是浪潮、聯想等雲計算市場非主流玩家。從這一點來說,寒武紀在雲端領域的想象空間,並沒有那麼大。

2019年,公司智能計算機集羣系統收入2.96億元,佔收入比重達到66.72%,這是寒武紀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對於一家IC設計公司來說,智能計算機集羣系統收入顯然不是未來。

通俗來說,該業務就是寒武紀採購外部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硬件,再將自己家的AI芯片和操作系統安裝到硬件設備上,最後部署到用戶的專用機房中。說白了,就是一種“交鑰匙”的系統集成業務。

該業務模式優勢明顯,單個項目收入高,只需幾個項目就能拉動公司的業績大幅增長;但單個項目收入較大,是因爲採購的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價格較高,AI芯片在其中的佔比只是小部分。

總體來看,寒武紀的收入構成中,IP和芯片的銷售佔比並不大,2019年只貢獻了不到35%的收入,更多的收入來自於“系統集成”。

而系統集成的主要收入,都來自於地方政府(含地方政府下面的平臺公司)和科研院所,市場化用戶的數量並不多。

寒武紀擬登陸科創板,AI芯片公司開始卸妝

如果要靠政府買單的“系統集成”生意支撐公司的業績和估值,這顯然與公司“芯片”公司的人設不符。

雖然人工智能芯片前景廣闊,但當下落地的商業化場景並不多,收入主要來自於政府帶有政策性和扶持性的採購,這不僅是寒武紀當下的境遇,也是商湯科技等中國衆多人工智能“獨角獸”們當下面臨的窘境。

如何破解人工智能“落地難”?這是寒武紀在內的AI芯片公司,要儘快解決的問題。

畢竟,只有以市場需求爲驅動的芯片,才能持續創造價值,才能撐起公司估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