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常,我們都建議大家最好是能足矯,就是你需要多少度的眼鏡,你就配多少度,沒有必要刻意降低度數,除非你的情況比較特殊。但是確實有一些人,本身眼睛調節能力不是特別好,又整天需要看電腦等近距離工作,視疲勞症狀明顯,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抗疲勞眼鏡。

遊醫生髮現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孩子近視了,家長通常都不願意給孩子配眼鏡,覺得戴上眼鏡就再也摘不下來了,搞得好像不戴眼鏡就沒有近視似得。事實是,孩子近視了,戴不戴眼鏡,度數它就在那裏。

再比如,有些人明明驗出來,該戴500度的眼鏡,就覺得度數太高了,我要少戴點,就戴450度好了。我不需要看那麼清楚,差不多就行,度數低一點是不是還能讓度數少漲一點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眼鏡度數到底該怎麼配比較好。

眼鏡度數要怎麼配

一般來說,我們配鏡的時候,給驗光處方的原則是,以能看清最好視力的最小度數來配。

假設,你戴500度能看到1.0,戴475度也能看到1.0,戴450度就只能看到0.8,那麼就應該配475度。除非實在適應不了,可以酌情調整。

如果度數配深了,比如剛纔那個例子,配了500多度,看遠的時候是很清楚,但是在看近的時候眼睛就需要動用更多的調節,容易造成視疲勞。這種情況我們叫做過矯。

如果度數配低了,視網膜上成像不夠清晰,對於兒童來說,會讓近視度數發展更快。眼睛總是傾向於去獲得更清晰的成像,就會不斷動用調節,所以有時候你自己沒感覺,但時間久了,也容易引起視疲勞。這種情況,叫做欠矯。

通常,我們都建議大家最好是能足矯,就是你需要多少度的眼鏡,你就配多少度,沒有必要刻意降低度數,除非你的情況比較特殊。

兒童配鏡更需要足矯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一旦戴上眼鏡就再也摘不下來了,因此,特別不願意孩子戴眼鏡。

其實,孩子近視與否或度數加深,如果是正確配鏡的話,與眼鏡本身並沒多大關係。就好像小孩子長個子衣服穿不下了,我們總不能去怪衣服。同理,度數之所以會加深,是因爲眼睛本身的屈光狀態變化導致的。

比如說遺傳傾向、戶外活動太少、近距離用眼過多,這些近視相關的危險因素不能排除,即使不戴眼鏡,度數依然會漲。

對於小朋友來說,近視以後,首先就需要配眼鏡,而且度數要配夠,視網膜上的清晰成像能讓度數漲得稍微慢一點。而且,不少近視的人還會有外隱斜,度數配夠,對於眼位也是有幫助的。

還要提醒一點,有些家長給孩子配了眼鏡就不管了,等到眼鏡壞了丟了纔去複查,這個是不可取的。

因爲孩子的度數通常還會繼續增長,前期最好能半年複查一次,後期相對穩定了,可以每年複查,必要時要及時更換眼鏡。

說說抗疲勞眼鏡

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果沒有特殊的話,一般我們也是建議足矯配鏡。

但是確實有一些人,本身眼睛調節能力不是特別好,又整天需要看電腦等近距離工作,視疲勞症狀明顯,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抗疲勞眼鏡。

什麼是調節呢?

眼睛和照相機原理類似,都是通過變焦來實現看清不同距離的物體。而眼睛的變焦能力主要來自於眼睛裏面的一個結構,叫做晶狀體。看近時,晶狀體會變得更凸一點,增加對光線的會聚能力。

而晶狀體形狀的改變,主要就是依靠睫狀肌。也就是看近的時候,睫狀肌會處於收縮的工作狀態,讓晶體變凸,時間長了,就會累。

抗疲勞的眼鏡,其實就是減少了鏡片下方的度數,從而使得看近時少用調節。比如你近視300度,鏡片上方仍然是300度,保證你看遠清晰,鏡片下方減少了75或100度,讓你看近時能少用調節,減少眼睛的疲勞。

但是因爲眼睛看近時,動用調節,纔會帶動眼睛的內聚,這種人爲的減少調節有可能會影響眼球正常的位置。所以,如果調節功能正常的人,不是很建議。

不過對於本身調節存在問題,或者40歲以上調節功能有所下降的人,可以考慮。

今天和朋友聊天,他說你怎麼這麼能寫,我說主要還是因爲我從小很喜歡閱讀,而且我本人也確實覺得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剛好昨天推了一個兒童閱讀能力提升的免費試聽課,有需要的家長趕緊去領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