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些天有朋友帶着她孩子來找我看眼睛,她的父親陪同一起過來,想着順帶也給他父親查一下,結果做完眼底檢查就發現,竟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即得糖尿病的時間越長,血糖、血脂、血壓控制的越差,發生糖網的可能性越大。

前些天有朋友帶着她孩子來找我看眼睛,她的父親陪同一起過來,想着順帶也給他父親查一下,結果做完眼底檢查就發現,竟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平常其實視力挺好的,自己也沒任何不適,但是眼底表現還是蠻典型的,不過還比較早期,能查出來其實挺幸運的,不然等到視力下降再去看,可能就耽誤了。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一旦確認有糖尿病,就應該定期去看眼科。因爲糖尿病會引起全身很多器官的糖代謝紊亂,出現各種併發症,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就是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0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下簡稱糖網)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歐美髮達國家,糖網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據相關資料,預計到2030年,全球有5.52億糖尿病患者,而其中一半的人會患上糖網。

糖網的發生與性別和年齡關係不大,主要與血糖水平、病程長短、血脂水平和血壓水平相關。即得糖尿病的時間越長,血糖、血脂、血壓控制的越差,發生糖網的可能性越大。並且,有研究表明20年病程的I型糖尿病或80%II型患者均會發生糖網。

剛發生糖網的時候,可能只是眼底出現一些小小的出血點,患者自己通常一點症狀都沒有,就很容易被忽略。這時只有做眼底檢查才能發現。

隨着病情發展,出血會越來越多,還會有滲出,嚴重的還會繼發新生血管,發生玻璃體出血,形成纖維增生,還可能發生視網膜脫離。導致視力明顯下降,嚴重還會失明。

對於糖網而言,控制血糖是關鍵。糖尿病一經發現,就要嚴格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控制血壓,每年定期複查眼底。

早期視網膜出血可以通過打激光等手段控制。如果病變比較嚴重,可能就需要進行抗VEGF和玻璃體切除等進一步治療。

02

糖尿病性白內障

對於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有可能本身就有老年性白內障,再疊加了糖尿病的因素,使得白內障發病較早較快和容易成熟。

如果較爲年輕,比如才40來歲,雙眼同時出現白內障,且進展很快,混濁又以晶體囊膜爲主,那很可能就是由於糖尿病影響了晶體的代謝和滲透壓引起的。

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白內障最終還是隻能通過晶體置換手術來治療。

只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議手術不要拖得太晚,可以稍早一點做,以免因爲晶體太過混濁,而影響眼底的觀察。

並且手術時容易發生出血和術後感染,因此,在術前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以及儘量去除全身感染病竈。

再強調一次,對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有這個意識,需要定期去眼科檢查。

很多人可能覺得去醫院很麻煩,遊醫生也特別理解。不過這些年,隨着分級診療的逐漸推進,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社區醫院其實也都可以查眼底了。大家可以就近去看看有沒有。

世界糖尿病日,我想對你說:少喫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