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降糖过程中,有些糖友一天测血糖20次以上,吃饭按克算,多一克不行少一克补上,运动严格按照公式步数来计算,到处寻医问药要找到特效灵药。却不知道,这样长期下来,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血糖控制更加不理想,有的甚至患上抑郁,加重病情而真正能把血糖控制理想的人很少。

当患上糖尿病,我们需要积极面对,乐观生活,别为这个而丢掉了生活的乐趣。在控糖的过程中别控制过度,饮食、运动、用药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即可,太过会适得其反让血糖更加不理想。

我们控糖中的误区,总结有三:

一、饮食上过度控制,可能会出现饥饿酮症

虽然说,糖友们的饮食都需要按照标准体重结合劳动强度来制定饮食方案,但有些人对饮食过度重视,吃的要以克算精准到1克,而且从来不吃水果、牛奶、对点心等也是从来不触碰,他们宁可吃的少也绝对不过量。这样的做法往往让患者的体重慢慢下降,血糖却更高而且出现饥饿性酮症。

当医生检查时,总会认为他们控制的不好,如果继续过度限制饮食,后果就会患者反复出现低血糖和营养不良。

二、运动过量,反而升糖

大家都知道,运动是降糖的一个普遍方法,不仅可以降糖、降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身体免疫力,不费钱只要出力气。于是使劲的运动,有的糖友甚至在家里添了一些运动设备,要求自己一天跑30公里的跑步机,把自己身体搞得疲惫不堪。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运动治疗是双刃剑,运动适量可帮助降糖,过量反而升糖。

而且运动降糖需要糖友们自身条件符合,年龄、体重、血糖水平、是否有并发症等,当空腹血糖高于16.7时,请暂停运动。运动应该在餐后一个小时后,运动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

三、控制过度,低血糖很危险

现时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很精准的把每段时间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友们要根据血糖值、年龄、病情等多方面因素将血糖标准控制:理想、满意、一般三个级别。

糖友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达标即可。这里有个小窍门,大家可以记一下:七十七,空腹血糖低于7/mmol,餐后两个小时低于10/mmo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没有发生低血糖即,如果过度控制血糖容易发生低血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发生低血糖为原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