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動畫作品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形象,創作者通過人物的行動臺詞等正面塑造出人物的英雄性,同樣地,反派角色在藝術作品中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它是又一凸顯人物英雄性的重要途徑。《葫蘆兄弟》強調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團結精神以及邪不勝正的價值觀,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比之早期的動畫作品層次更爲豐富,個體之間既有的顯著特徵與區別,又能夠通過外形相似性的設計將其融合,使他們成爲一個更爲強大的整體。

中國的動漫與動漫電影相較於其他一些國家的起步較晚,但這並不阻礙我們創造了許多優秀的膾炙人口的動漫藝術作品。大量優秀經典的動漫作品湧現爲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增添了生機與光彩,其中尤爲深入人心的當屬動漫中具有本土化特徵的形象塑造。這些具有鮮明特色的形象塑造成功推進了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中國的動漫市場,使得國漫漸漸在全球動漫藝術格局中能夠佔有一席之地。

一、正面形象——立足傳統,弘揚中國精神

1.勇敢頑強的犧牲精神

中國動畫的初步發展時期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動畫穩定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此之前,國內已經出現了《大鬧畫室》《駱駝獻舞》等動畫作品,並完成了對中國動畫的一個初步探索,隨即迎來了動畫發展的黃金年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探索階段,社會的中流砥柱是廣大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因此許多歌頌反映勞動人民以及勞動生活的動畫作品也應運而生。《草原英雄小姐妹》是這一時期動畫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兩位蒙古族少女爲保護集體財產與惡劣的暴風雪天氣做鬥爭,搶救公社羊羣,主動奉獻與犧牲自我的英雄事蹟。《草原英雄小姐妹》主要對這對姐妹進行人物刻畫,表現其爲了衆人的利益願意犧牲個人利益,不畏嚴寒與艱苦,積極爲集體奮鬥的一系列人物動作,反映出在社會主義探索時期廣大勞動人民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與不畏艱辛,艱苦奮鬥的精神。動畫所傳達的精神具有強烈的中國特色與時代特徵,直至今日依然感動溫暖着億萬民衆。動畫《神筆》中,馬良是一個酷愛畫畫的少年,他的家境貧窮,連一隻畫筆也很難負擔得起,但這也沒能阻擋他練習畫畫的決心。沒有條件便創造條件,他時常在放牛時拿起路邊的樹枝或廢棄的木炭就地練習畫畫。一位老神仙被馬良的質樸與堅持感動,決定送給他一支神奇的畫筆。馬良在獲得這支神筆後他沒有爲了自己的私慾而佔有它,反而是幫助窮困的老百姓,爲廣大勞動人民作畫,極具集體主義精神。

2.堅定信念與正義凜然

時間轉入八十年代,中國正式進入了改革開放時期,這是一個萬物生長充滿機遇的年代,人人都懷揣着堅定的理想與信念。因此,同一時期創作的動畫作品也開始具有這個時代獨有的氣質,動畫人物形象開始變得多元,呈現的主題也開始變得豐富,富有活力與生機。《葫蘆兄弟》是這一時期的經典代表作,直到今日它仍然深受大衆的喜愛。相較於之前動畫作品中單一的英雄形象它所呈現出的人物更爲豐富。《葫蘆兄弟》的英雄形象是七個葫蘆娃,儘管他們在外形上有着明顯的共同特徵,他們每個人的本領卻不盡相同,七人之間相互輔助相互包融,在面對邪惡的蛇精和蠍子精時,七人常常將力量融合在一起使得邪惡的力量節節敗退。蛇精與蠍子精在向葫蘆兄弟發起進攻前常常會做一個看似周密的計劃,但他們的願望總是會落空,面對強勁的敵人他們有時也會放棄自己的進攻,這體現了邪惡力量的軟弱性。無論邪惡的力量多麼強大,正義的力量終將會把它打敗。葫蘆兄弟之間有着堅定的信念,他們從不畏懼對手的強大,總是迎難而上不會輕易退縮。《葫蘆兄弟》強調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團結精神以及邪不勝正的價值觀,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比之早期的動畫作品層次更爲豐富,個體之間既有的顯著特徵與區別,又能夠通過外形相似性的設計將其融合,使他們成爲一個更爲強大的整體。

無論是早期對於動畫藝術作品的初步探索,還是到後來的穩步發展與改革開放時期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中國的動畫一直深深紮根於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們有的取材於真實感人的英雄事蹟,有的改編自古老的神話傳說,這些題材都有着一個共同特點——它們凝聚着中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動畫作品致力於弘揚獨特的中國精神,這些精神不屬於特定的某個時期,它既具有時代特徵,又隨着時代的不斷變化而豐富發展。因此,雖然有許多動畫作品距離當代生活已有些年歲,但它們仍是被大衆所津津樂道的上乘佳作,它們被賦予了優秀的民族精神,因而總是能夠時看時新。

二、反派角色——塑造人物的另一途徑

中國動畫作品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形象,創作者通過人物的行動臺詞等正面塑造出人物的英雄性,同樣地,反派角色在藝術作品中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它是又一凸顯人物英雄性的重要途徑。在早期動畫作品中,反派角色也正面角色之間的對比與衝突並不強烈,創作者常常賦予反派角色以滑稽行爲與造型,削弱其邪惡性,但同時也強調了他們的脆弱性,以及爲作品增添趣味。《神筆》中的皇帝十分貪婪,他有着肥胖的身體和圓滾的肚子,在面對金錢時會兩眼放光,實際生活中的皇帝顯然不會如此,創作者通過強調反派角色的某一特徵並將其誇張化,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時也達到教化作用——透過這一皇帝庸俗貪婪的形象,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的唯利是圖以及對民衆的壓迫。

而到了八九十年代,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政治經濟逐漸發展,人們對於文化的需求也相應有了變化。這一時期的動畫更加強調情節的跌宕起伏與引人入勝,因而反派角色與正面角色之間的衝突鬥爭變得更爲激烈,從而使得正面角色與反派角色都變得更爲豐富立體。動畫影片《阿凡提》中對於英雄人物的塑造從外形上突破了傳統英雄人物的模式,它不同於葫蘆兄弟正直凜然的外表,取而代之的是細瘦的身材與兩撇滑稽具有代表性的鬍子,但這樣的塑造並沒有使他的英雄性有所削弱,因爲影片中他與邪惡脆弱勢力之間的衝突十分尖銳。影片中愚蠢的國王與貪婪的財主巴依不斷對阿凡提以及周圍民衆進行強烈的壓迫與剝削,但阿凡提都用他過人的智慧將其化解,令人在感到大快人心的同時也不禁讓人讚歎他的智慧與幽默。這一時期的反派角色更加具有娛樂性,在編排情節、吸引觀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讓與此對立的正面角色形象塑造得更爲立體多面,不再單一的強調某種精神,賦予英雄人物智慧與幽默甚至有時帶有捉弄反派角色的性質,使得人物層次更爲豐富。

直到今天,中國越來越多的動畫影片選擇了弱化反派角色,甚至是去掉絕對反派的意義,即影片中並沒有明確的反派角色,只通過英雄主人公與環境以及自身內心的對抗,從而使英雄主人公獲得自我的蛻變與成長。在這一類動畫影片中,反派儼然不再是一個人物角色,它正是主人公與之抗衡的環境,甚至就是主人公自己本身。去絕對反派使得英雄主人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與自我內心和外部環境作鬥爭,這使得主人公的英雄性從某一層面來說具有了普遍性——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着與主人公相同的問題,我們將如何應對,該如何思考?這樣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觀衆們更易產生共鳴。如於2019年上映的動畫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它顛覆了傳統英雄人物中哪吒的形象。於影片中的廣大老百姓而言,最具有反派性質的即主人公哪吒本身,但他擁有強大的能量以及堅強善良的品質,這分明是一個英雄人物該具備的特質,因而他的人物形象具有了兩面性,他如何與自我和環境抗爭,能否獲得最終的自我成長成爲了觀衆對於影片的思考,也成爲了觀衆對於自身的思考。

目前世界的經濟與文化正處於高度全球化的進程中,這使得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對自身有了新的探索與思考,顯然我們已經做出了一些抉擇——根植於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把握住民族精神的精髓使動漫形象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不在全球化進程的浪潮中迷失自我;同時賦予動畫人物形象新的創作形式,通過對反派角色的刻畫及去絕對反派式的處理,挖掘出英雄人物內心中更爲深層、本質的一面,從而激起觀衆們的共情與思考,由此我們才能夠爲中國的動漫藝術注入活力與生機,使其富有藝術創造力與時代特徵。

作者:王禕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