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还负责着人体的代谢、合成、分泌和解毒4大功能,除此以外,它还可以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物质。

而且,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在肝脏出现病变后,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到肝脏异变。

肝不好的人,身体常有3个表现,一旦发现,及早就医

表现1、尿黄如茶

正常人的尿液为淡黄色,清澈无杂质,只有在喝水较少及身体出现问题才会使得尿液颜色加深。

在肝脏出现病变后,会影响体内胆红素的代谢,从而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加,使尿液排出量增加,让尿液颜色加深。

表现2、消化系统异常

肝脏本身就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所以,当肝脏出现问题后,消化系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比如说厌油、恶心、消化不良、右上腹疼痛等状况,都是最基本的消化系统障碍表现。

表现3、蜘蛛痣

因为形状酷似蜘蛛而得名,常出现在患者面部、颈部。

主要是因为肝脏受损后,对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导致雌激素在体内堆积,刺激毛细血管处于扩张、充血的状态,形成蜘蛛痣或肝掌。

肝癌“帮凶”找到了,提醒:3种食物再好吃,也劝你管住嘴

食物1、高蛋白食物

生活中如果食用过多的蛋白质,容易增加肝脏负担。

特别是对于肝不好的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失调等原因,会让人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肝脏受损后,对脂肪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很多的慢性肝炎合并肝炎患者常并发肝炎后脂肪肝。

食物2、辛辣食物

很多人都喜欢吃辛辣刺激食物,来刺激自己的食欲。

但是,辛辣食物食用过多,容易引起消化道生湿热,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因此,肝功能不正常的人,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食物3、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和肝脏一样,属于解毒、排毒器官,所以,这些食物中也会堆积很多的毒素和重金属元素。

经常食用这类食物,容易导致体内毒素增加,对肝脏造成损伤,而且动物内脏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会增加肝脏负担。

这3类人是肝癌的高发群体,注意警惕

1、酗酒者

人体摄入的酒精有9成需要肝脏来代谢。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经过肝脏代谢,会转化为——乙醛,对肝脏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使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引起肝脏硬化,诱发肝癌。

2、家里有肝癌患者的人群

有肝癌家族史的人,因为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比较相似,所以出现肝癌的几率也会比常人要高出很多。

3、易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这类人一般称为职业病肝癌人群。

需要经常接触容易致癌物质的人群有:射线工作者、铀矿及反应堆工作人员。

这种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身体,身体不适的话,就要考虑调岗或者调换工作了。

预防肝癌,做好4件事,保护肝脏健康

1、补充营养物质

除了抗乙肝病毒药物,近年有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患者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

这导致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自由基在持续破坏肝细胞,增加肝癌变可能。

多摄入自由基的天敌-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自由基对肝细胞攻击,减少肝炎。肝硬化,进而预防癌变。

花青素、多酚类、类黄酮类、硫辛酸、维生素E、维生素C等,都是不错的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

它们多存在于花草茶中,特别是雁台菊,抗氧化剂含量多且无额外热量,多喝可以养肝护肝,抵御肝脏损伤、减轻肝负担。

雁台菊产自云台山,去那旅游的,可以带点回家。

2、规律作息

长期的作息不规律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长期熬夜的人,脾气也比较暴躁,其实这属于肝火旺盛、肝毒过多,此时,需要及时调整生物钟,让肝脏将毒素排出来。

而且,长期的熬夜,会消耗大量的肝血,导致肝脏不能受到充分的滋养,而且还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

3、适当的运动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时护肝的一个有效方法。

因为运动可以有效的消耗脂肪,防止肥胖,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而且,坚持锻炼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报账肝脏得到更多的氧气和养分。

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活动期,或伴有肝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运动量,以休息为主。

4、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和恶化

目前,我国有超过9千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流行病数据显示,乙肝感染率高的地区为肝癌的高发区,因为人在感染乙肝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造成损伤。

因此,预防乙肝,在某种程度上也预防了肝癌的发生,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应采用恰当的抗病毒治疗,来减少肝癌发生的几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