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许多需要与人接触的产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汽车销售业务也不例外。本月,北京加达汽车集团总裁匡林就疫情影响、应对措施等方面发表了看法。匡林表示,疫情期间对于经销商业务的影响较为巨大,但结束后极有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

2月26日,北京市2020年第1期小客车指标申请配置结果公布,约2796人抢一个普通小客车指标,新能源指标新申请者需要再等待9年。

“这是我摇号的第7年,还是没有中签。这次疫情后,感觉公共交通不安全,我更需要一辆车了,希望下次好运。”周东(化名)无奈地说。

与周东有着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新冠肺炎疫情后,他们购车的愿望更加迫切。这让不少人看到了后续车市增长的希望,因为“非典”疫情出现的2003年,全年车市出现了34.21%的同比正增长。

政府层面已经开始传递出刺激汽车消费的信号。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登重要文章指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这次疫情和‘非典’疫情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短期内车市受到了影响。但疫情会刺激一部分人提前购车,后续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一波行情。但相比2003年,现在整体购车需求要低很多,因为中国的汽车普及时代已经结束了。”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专家、中德诺浩汽车教育研究院院长孙勇认为,疫情后车市仍需较长时间恢复。

这次疫情给中国汽车市场砸出了一个黄金坑。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型需求,大概率消费者不会因为疫情的出现而取消买车计划,他们只会因为疫情的出现延迟买车计划。并且这次疫情的出现会刺激很多摇摆不定的消费者,坚定买车的决心。

“买车”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再延伸来看,2020年相比于2003年也有很多新机遇。今天汽车电商方兴未艾,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网络直购模式也刚刚起步。“疫情”之中距离产生安全。人和人无法见面的冷漠互联网世界,成为了一片最安全的土壤。

所以“疫情”的出现有可能会刺激着这两种新购车模式的发展,成为催化剂。这是一种比滴滴快滴大战发红包,更好的推广方式。或许这次疫情之后,可能会出现汽车电商中“淘宝”那样的狠角色。

所以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这场阵痛可能是暂时,甚至对2020年的消费者购车趋势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另外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还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空前发达的时代,相比于只能盯着电视看的2003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这次“疫情”信息传播和报道的主要力量。电视台的速度已经被微信远远抛在了后边。这次“疫情”也会加速传统媒体,甚至电视台机制的分化和衰亡。

所以在疫情消散之前,车企的线上营销配合汽车电商的打法,可能是个不错的趋势。甚至是面向未来的预演。

总体来说,悲观的论调看了太多,这些逆境也都是我们目所能及的,无需赘述。但从创造需求这个角度来看,“武汉疫情”为汽车产业砸出一个黄金坑的情况,不是没可能。

现在主要任务是“活下去”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为了稳定汽车消费,业内近期呼声不断,希望能有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出台。

目前,已有地方层面开始推出汽车消费鼓励政策。如,2月3日,佛山市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放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该政策将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2月21日,广东省发布相关文件称要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

2月20日,商务部也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等举措。

“国家层面的政策可能很快就要出台,这些举措将会是多方面的。适当增加限购城市的号牌应该会在其中。此前,减免购置税政策的效果很好,不知道是否会再次实施。”孙勇认为,这两项政策的刺激效果更为立竿见影。

不过,上述合资车企相关负责人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主机厂非常希望国家或地方政府能够出台一些有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但汽车产业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国家或地方政府在制定或出台汽车产业消费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汽车产业长期性的影响。”

“政策一旦取消,可能又会对车市产生影响,因为提前释放了一部分购买力。但是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活下去,车市需要稳住,车企和经销商需要生存。”孙勇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