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一項養生方式。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緩解壓力,助睡眠。所以絕大多數人都認爲只要泡腳就是好的。事實上,很多人是不適合熱水泡腳的,不但起不到養生的功效,還會有一些危害。那麼,泡腳到底有哪些禁忌需要我們瞭解的呢?

  先說說熱水泡腳有哪些好處呢?

  

  1、促進血液循環。

  腳又被稱作人體的第二心臟。離人體的心臟最遠,所以負擔最重。人的雙腳上存在着與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和經絡分佈,當用溫水泡腳時,可以刺激這些反射區,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熱水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

  腳上有人體各臟腑器官的反射區和穴位,以及經絡。所以我們做足療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射區臟腑有問題。

  3、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現今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喫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溼,通過中藥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泡腳這麼好,爲何這類人羣不易泡腳?

  

  1、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

  在泡腳時要特別留意,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皮膚很容易被燙傷。一旦水溫太高,也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病情惡化。

  2、患有動脈炎、靜脈炎以及動靜脈血栓的病人

  有此類血管類的病人就不宜泡腳,因爲泡腳會引起局部的血管擴張,容易引發危險。

  3、心功能不好的患者

  心功能不好、冠狀動脈供血不好、心肌梗死的人羣,泡腳時間過長,容易發生急性心衰發作、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4、孕婦和兒童

  孕婦泡腳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防止對胎兒產生影響。10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要用熱水泡腳,可能導致足底韌帶變鬆,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扁平足的風險。

  5、足部有潰瘍、炎症、皮膚病等

  有這類病症的病人也不宜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泡腳水越燙越好?

  

  泡腳水溫並不是越燙越好。水溫太高,很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尤其對心腦血管病患者更不利。一般建議以40℃~45℃爲宜,建議先用手試試溫度。

  睡前、剛喫晚飯後,最好不要泡腳!

  雖然說泡腳助睡眠。並且熱水泡完腳,身體會暖暖的。但是其實熱水泡腳會使下肢動脈血管擴張,流向腿腳的血液會比平時更多,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羣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所以,泡腳的最佳時間是臨睡前1-2個小時。泡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建議控制在15-30分鐘。

  而喫完飯後,大量的血液湧向了消化道,如果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會被分流一部分流向下肢,久而久之會影響消化吸收。因此,最好喫完飯1小時後再泡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