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世界观》,副标题是“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这本书的作者是费尔菲尔德大学哲学系的教授:理查德•德威特,除了研究科学历史哲学之外,他有兴趣研究的领域还包括哲学思想、数学和哲学逻辑。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三观不正”,三观究竟是指什么呢?

其实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简单来说,人生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理想什么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判断事物价值原则和标准什么的。

那什么是世界观呢?

在百度百科里面:世界观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指出,其实世界观就是一系列对世界认识的基本观念的集合,但它们并不是普通的观点堆砌,而是像一个个拼图一样,相互嵌套,又彼此关联的一整套思想和观念。

世界观非常重要,因为它就像一个底层操作系统一样,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一套基本思维框架,比如宇宙万物是如何运动变化的,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等等。

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高速运动星体;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也只是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等等。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常识,也是我们所坚信的真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所有的世界观都可能是错误的?

今天我们所信奉的绝大部分世界观经过一次重大的转变,也就是从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呢?

从公元前3世纪到1600年,这接近2000年的时间里,西方世界都被以亚里士多德理论体系为基础的世界观所统治着,当然这套世界观现在被证明几乎都是错误的,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体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地球由“水火土气”四种基本元素构成,月亮之上的物体由“以太”这种基本元素构成等等,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在长达近2000年的时间里,为什么没有人质疑呢?

是技术水平不够吗,还是古代的人不够聪明呢?这本书就给我们揭示了,人类的世界观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接下来,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为大家分享这本书:

第一个部分是: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它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个部分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能统治西方超过1500年?

第三个部分是:我们现在的所有世界观有可能是错误的吗?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它的核心是什么?

在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之前,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的古希腊,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并称为“古希腊三贤”,在西方哲学还是科学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是一位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著作据说有数十部,多达数百万字,他对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甚至还是多门学科的开创者,他被誉为是“生物学之父”和“逻辑学之父”。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并不是完全由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的一套世界观体系。这套世界观具体包括什么内容呢?我们来简单说几条。

比如: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月亮等其他行星都是围绕地球而旋转的

旋转的周期大约是24小时

在月亮以下的时空里面,是有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的。

在月亮以上的时空里面,是有以太这个元素构成的。

土和水有天然的向宇宙中心,也就是地球运动变化的趋势,因此向上抛石头会自然下落等等。

这是在西方世界牛顿世界观之前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你看这些观点并非是独立的,而是有相互论证,相互依存的关系,最终形成了一个闹不可破的知识网络。

从公元前3世纪左右,一直到16000年,这接近2000年里面,西方世界的世界观一直被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统治,当然这里面并不仅仅只有亚里士多德,而是很多后来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在里面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是人们是世界的基本认识是没有变化的。

那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呢?是:目的论和本质论。

什么是目的论和本质论呢?

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就是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本质的规律和属性。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问你:吃饭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填饱肚子;穿衣服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保暖;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挣钱养家,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等等。这种“目的论”思维不仅仅在人类社会存在,甚至在所有生物世界都存在,比如动物为什么会在秋天大量存储食物,因为它们要为过冬而准备;苹果树为什么会结果子,因为苹果树需要繁殖,而繁殖需要种子等等。

我们常说“事出有因”,我们认为一切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原因或者目的、动机,这是思维我们称之为:“目的论思维”。

而与”目的论思维“紧密关联的就是“本质论思维”,我们常常认为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一个本质的属性。比如为什么把石头抛上天去,它最终仍然会下落呢?现在我们都知道,因为地球有引力,所以石头掉下来了。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里,石头会下落,是因为它里面含有较重的土元素,土元素的本质属性就是向宇宙中心运动。换句话说,土元素的本质属性,是要完成一个确定的目标,也就是它要回归到宇宙的中心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里,不仅有目的论解释,还有本质论解释。所谓本质论解释,就是说,一个物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位置和它的目的。就像我们刚才说的石头,它的本质属性是土元素,所以它的目标,就是在宇宙中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套关于目的论和本质论的信念,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哲学信念。以这套哲学信念为中心和标准,影响了后来一整套亚里士多德科学体系的形成。

目的论和本质论在人类社会其实很好理解,也非常地符合人们的直观经验。但是如果将这套理论推广到所有的宇宙万事万物,认为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某种目的,也具有某些本质属性,这就有问题了,因为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主观意识,就像石头并没有主观想要往宇宙中心下落的目的,只是收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而已。而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体系,恰恰将人类社会这种目的论和本质论思维应用到了宇宙万物身上,并且还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学说,影响了西方世界接近2000年。

好了,今天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