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話說天下大勢,此消彼長。

一方面,宋室趙家偏安於長江以南,繼續醉生夢死的繁華生活。

另一方面,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征戰各地,鐵騎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歐洲戰場被草原騎兵們變成人間地獄,而在東邊,忽必烈也是步步緊逼。

抗完金,擋過遼,積貧積弱的南宋卻再也招架不住蒙古鐵騎。

池州趙卯發,饒州唐震、江萬里相繼殉國。

太皇太后謝氏遂下哀痛之詔,號召天下勤王,張世傑、文天祥、李芾率兵入援。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1276年2月4日)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

老窩已被端了,但漢人,沒有投降蒙元的理由。

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

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捨。

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病逝,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

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對南宋殘軍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從南京到杭州,再到溫州、福州、泉州,老趙家的幼苗是南遷南遷再南遷,直到背後只剩一片汪洋大海。

退無可退,唯有一戰。

走投無路的南宋殘餘勢力終於在至元十六年二月初六迎來了最後一戰——崖山海戰。

這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之一。

據日本方面的記載,宋元雙方投入軍隊50餘萬(其中宋方面20萬,但20萬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屬、宮廷人員、普通百姓,實際戰鬥力只有數萬),動用戰船2千餘艘。

背水一戰的情景,甚是悲壯。

時任少傅、樞密副使的民族英雄張世傑統領軍隊作戰。可惜他空有項羽韓信的勇氣,卻沒有那個運勢,終究沒能破釜沉舟。

面對巨大壓力,張世傑晝夜苦思破敵之策。

有幕僚向張世傑建議應該先佔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

張世傑爲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大有壯士斷腕的氣概。

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

元軍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

宋軍喫乾糧十餘日,飲海水之士兵都上吐下瀉,失去戰力。

二月初六早晨,崖門海域風雨交加,元軍發動了總攻,宋軍血戰至黃昏,最終戰敗。

祥興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張世傑掩護楊太后突出重圍。

左丞相陸秀夫見突圍無望,走投無路,揹着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趙昺跳了海,妻子兒女也一起跳了下去。

大宋後宮及羣臣也紛紛投海殉國,一時間“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慘狀不忍直視。

楊太后聞趙昺死,也跳海死了。張世傑葬其於海濱,幾天後也投海殉國。

四十八年與蒙的抗衡就此完結,南宋徹底滅亡。

02

崖山海戰,是空前慘烈的一場戰役,說其慘烈,更多的是體現在戰役勝負已定之後。

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悲壯節烈流傳千古。

後人再看這一段歷史時,無不羣情激昂, 爲這羣可歌可泣的忠臣義士所感動。

但咩咩覺得,陸秀夫張世傑等人盡忠報國的精神雖然可貴,但放到今天來看並不可取。

主要有以下兩點供大家討論:

一、爲何不渡船去南洋或臺灣,再另尋打算?

二、被元軍俘虜,就是死路一條嗎?陸秀夫憑什麼決定一個8歲孩子的命運?

對於第一點,周總理也有同感,他曾經說過,南宋流亡政權不應該在崖山做殊死搏鬥,而應該帶兵到海南島去,帶兵到臺灣去,在那裏繼續保留漢人政權。

張世傑也確實嘗試過這樣做,但這條路很難。

突圍後的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爲主,再圖後舉。

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趙昺的死訊在後直接赴海自殺。

張世傑手中再無可用的本錢,回天乏術,他寧願葬江魚之腹,也不爲胡虜之臣......

無法面對亡國之辱的張世傑不久後在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投海自盡。

03

再說第二條,爲什麼說陸秀夫揹着小皇帝跳海不可取呢?

剛滿八歲的小孩子,他懂得什麼?

作爲大臣的陸秀夫不該剝奪幼帝活着的權利。

有人可能會說,被元軍俘虜也是死了一條,還不如自殺來得痛快,至少不會被侮辱。

但事實是,即使是皇室後裔,被俘也不一定是死路一條。

比如趙昺的哥哥趙顯,他就是個傳奇的例子。

1274年,宋度宗駕崩,四歲的趙顯在奸臣賈似道的扶持下登基,稱爲宋恭帝。

由祖母謝太皇太后、母親全太后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實際上仍掌握在奸臣賈似道手中。

兩年後,元軍兵臨城下,孤兒寡母投了降。

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於孤兒寡母之手。

後人寫詩譏諷道:

當日陳橋驛裏時,欺他寡婦與孤兒。

誰知三百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真是一種可笑的輪迴。

小皇帝趙顯被抱在母親懷裏投了降,但忽必烈卻沒有處死他們,反而封他爲瀛國公,好喫好喝招待着,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南宋末詩人汪元量《水雲集》湖州歌八十一有云:“僧道恩榮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國公。”

到了1289年,忽必烈覺得不放心,突然賞給19歲的趙顯許多錢財,叫他去西藏當和尚。

作爲趙家人,文才是有傳統的,他在西藏居然混得如魚得水,學會了藏文,翻譯了不少佛教經文,爲佛教界做出了許多貢獻,成了一代得道高僧!

他的名字也被藏族史學家列入翻譯大師的名單,成爲一段歷史奇事。

關於趙顯得結局有兩種說法:

據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記載:“是年(至治三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

這句話明確了趙顯在五十四歲亡故,應是病亡,而不是橫死,並且死後享受到了厚葬的待遇。

而明初人們出於反元的心理,多將“是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解釋爲“灜國公合尊被賜死於河西”。

認爲瀛國公是因爲寫詩懷念故國,遭到了文字獄禍,被元英宗賜死。

不管是否遭遇文字獄,趙顯都活到了五十四歲,並取得了很大成績,是中國歷史上游歷最遠的一位漢人皇帝。

他一生遊歷四方,也算壽終正寢了。

相比之下他同父異母的小老弟就沒這麼好運了,居然被迫跳海餵了魚,生命永遠停留在了八歲那一年。

興許陸秀夫那任性的一跳,斷送了未來一位得道高僧的命運呢?

04

當然,這些都是笑談,歷史不能重來。

張世傑、陸秀夫不能算愚忠,他們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在流浪的小朝廷中起了中流砥柱的關鍵作用。

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也被後世並稱爲“宋末三傑”。

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那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勇氣,不能不讓人歎服。

南宋滅亡的這最後一戰,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意義重大。

海上浮屍推積如山的悲壯畫面象徵了中華民族文化大裂層,所以有崖山之後無中華一說。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表面上積貧積弱的宋朝其實是中國古代史上經濟最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朝代,是我們古代文明的一個巔峯。

隨着陸秀夫那一跳,宣告着漢人江山的淪陷,也宣告着中華民族由繁榮興盛轉向衰落,逐漸落後於西方文明。

一直到清末國門被打開才漸漸甦醒。

歷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不講一絲情面。

崖山一戰南宋雖然敗了,但我們敗得有氣節,無愧於天地,無愧於華夏之魂。

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他們捨身取義的精神也會永遠激勵着我們前行,成爲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