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蒼耳子的味辛散而性溫通,古人說它“善發汗”而散風寒,故而蒼耳子入藥可以起到很好的祛風散寒之效。古籍中記載,蒼耳子入藥可“上達巔頂,疏通腦戶之風寒,爲解頭風痛之要藥”。

農村的野外生長着很多不起眼的植物,但是這些看似平凡而又普通的草草,卻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諸多中草藥裏面,可以說有許多的常用中藥材就是來自於農村的田間地頭。然而,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卻有很多人忽視了這些普通而實用的中藥材。就像這種在農村常見的植物,可以說每一個來自農村的人對它都不陌生。
這種植物就是“蒼耳”草,而它的種子“蒼耳子”就是很好的中藥材。在農村的小夥伴,小時間一定都受過蒼耳子的“折磨”。因爲蒼耳子的外邊有一層密密麻麻的小刺,很容易粘在人們的衣褲、鞋子上,一旦扎到皮膚,會讓人感覺非常的癢痛。
大多人感覺這種普通而又常見的蒼耳子似乎並沒有什麼用處,然而在中醫裏面,蒼耳子的用處卻有很多。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已經有了關於蒼耳子的詳細介紹,而後的各代中醫大家也都對蒼耳子有所記載。
比如明代的《本草蒙筌》中這樣說到,蒼耳子入藥“止頭痛善通腦頂,追風毒任在骨髓,殺疳蟲”;而在清代的《本草備要》中介紹蒼耳則說到,蒼耳子“善發汗,散風邪。能上通巔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而到了現代中醫裏面,蒼耳子依舊有着很大的用處。
1、蒼耳子入藥可散風寒。
蒼耳子的味辛散而性溫通,古人說它“善發汗”而散風寒,故而蒼耳子入藥可以起到很好的祛風散寒之效。
不過,蒼耳子的辛散之效並不是很濃烈,但是蒼耳子卻有着很好的“上通巔頂而通鼻竅”的作用。所以,在古代醫者緩解風寒而出現鼻竅不通的時間,就常會用羌活、麻黃、桂枝等藥和蒼耳子同用。
2、蒼耳子入藥可宣通鼻竅。
蒼耳子溫通疏散,古人說它最善於“宣通鼻竅”。在古代,蒼耳子就是通利鼻竅的良藥,而到了現代,蒼耳子仍舊廣泛的應用於鼻科諸症。
比如平時常見的因外感風寒導致的鼻淵、鼻子不透氣、鼻子脹痛等,就可以用蒼耳子緩解,民間記載說蒼耳子炒焦後研成粉末,然後和麪湯內服即可緩解此症。
而對於一些常見的過敏性鼻科炎症或者慢性鼻科諸症,也是可以使用蒼耳子入藥緩解的,比如用蒼耳子配伍黃芪、辛夷、白芷等藥同用,對於此類病症就有良效。
3、蒼耳子入藥可止痛止癢。
蒼耳子的止痛作用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對於風邪引起的頭痛等情況,效果是不錯的。古籍中記載,蒼耳子入藥可“上達巔頂,疏通腦戶之風寒,爲解頭風痛之要藥”。
同時,蒼耳子還可緩解牙齒方面的疼痛問題。比如“藥王”孫思邈曾介紹說,用蒼耳子煎湯含在嘴裏漱口,可解牙痛。而民間也有很多關於用蒼耳子解牙痛的記載,比如用蒼耳子在熱鍋內炒幹後研粉,然後用雞蛋混勻炒熟,每天喫一次就可見效。
此外,蒼耳子“外達皮膚”之功還能起到一定的止癢作用。比如風邪引起的皮膚出疹、癢痛等情況,就可用蒼耳子加紅糖煎湯內服並擦洗皮膚,有很好的作用。
不過,蒼耳子的藥用價值雖高,但是中醫裏面還說到蒼耳子“有小毒”,故而蒼耳子不宜多用久用。中醫裏面也常將蒼耳子炒去外層的毛刺後才入藥使用,這樣既可以減去毒性,又可以增加有效成分溶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