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是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旅程,寒来暑往,兜兜转转,人生到底像什么呢?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关于人生的比喻,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杜甫说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李商隐说“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嘉佑六年,苏轼在与苏辙的和诗中,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开头便是引人发问的深思:人生到处何所似?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代: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短暂,或为了生计,或为了功名,四处奔波,聚散匆匆,这到底像什么呢?

诗的一开头苏轼就抛出了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接着又自问自答:应似飞鸿踏雪泥,应该就像那飞鸿踏过雪地泥路一般吧。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苏轼的这句与泰戈尔的这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就像那到处乱飞的鸿鹄一样,曾经在某处的雪地上留下过浅浅的脚印,但是它又飞远了,那偶然留下的爪印也成了遥远的回忆。

从诗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那么他们都回忆了些什么呢?

原来苏辙在十九岁的时候,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但由于考中进士并未到任,心中留有遗憾。后来,苏轼与苏辙进京赶考之时,途经渑池,曾在借宿的寺墙上题过诗句。如今苏辙苏轼去往陕西凤翔做官,又要途经渑池,故地重游,不免生出些许感慨。

苏辙的原诗中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苏辙觉得与渑池之间的经历充满了偶然,若说没有缘分,却又不止一次的与渑池发生联系。若说有缘分,却又无法长久驻足,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苏轼这首诗的前四句便是在这种感慨上更深了一步。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当年接待我们的老和尚已经离世,只留下了一座埋藏骨灰的新塔;当年题诗的那块墙壁已经残破,我们再也机会看到当时的墨迹了。

这老僧与旧题,不正像飞鸿在雪泥上偶然留下过的脚印一般吗,雪化了,爪印也就不见了。言外颇有人生短暂、变化无常的感慨和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

但苏轼一贯是感伤而不消极,他的“渑池怀旧”跟苏辙的有着不同的见解与看法,苏辙的原诗中曾有一句“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苏轼却说“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原来苏轼与苏辙进京赶考之际,刚到渑池西边的二陵之时他们的马死了,只能骑驴前往。路上那么崎岖,骑个小破驴,人困,驴也累,但是最后哥俩都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也有官做了,前途光明。言外之意就是要劝慰兄弟珍惜当下,何苦生出“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这样的苦闷之语。

这首诗的前四句一气呵成,也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但具体的感受则集中在后四句中,苏轼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风雨不惊的乐观精神在此便可窥见一二。

今日出联:十年风雨无惊我;请给位诗友赐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