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新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
葛云文;新长相思

《长相思》原是乐府旧题,自南朝便有词作流传,多用来抒写离别相思之情,譬如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月明人倚楼",欧阳修的“花似伊,柳似伊......相逢知几时”,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一帘风月闲"都是《长相思》里的经典代表作。

虽说诗词以唐宋为巅峰时期,但是清词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拿《长相思》这一词牌来说,清代纳兰性德便有一首,其艺术成就与流传度都不输唐宋时期的作品。

且看全词:

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一年,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期间,作为御前侍卫的纳兰容若第一次饱尝羁旅之感,对生在关内长在关内的容若来讲,这一路的千山万水、风霜雨雪都是那么苍凉,纳兰的思乡之情浓厚难拂,于是便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长相思》。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反复吟哦中,突出了路途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接下来的一句点明旅程的方向,“身”虽是向榆关那边行去,“心”其实还是留恋着故园,空间感与思乡情构成强烈的对比。在这种情绪之下,扎营夜宿,便有了“夜深千帐灯”的壮丽之景,按理说经过了长途跋涉之后,人们应该早早疲惫而眠,但是夜深了还灯火通明,难入梦乡,于是下片自然转入思乡之笔。

下片开头与上片的“山一程、水一程”相互照应,又紧接上片交代了夜深不寐的原因。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这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怎不让人生出“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凄婉怨言。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从“夜深千帐灯”的壮美意境写到“故园无此声”的凄婉怨言,这既是词人的亲身经历,也是词人以景入心的表现。王国维曾有“容若词自然真切”的评价。

今日出联:一程山水一程雪;请各位诗友赐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