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強強每天放學回家後,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讓他趕緊寫作業,強強想先喝口水,媽媽說他是浪費時間,強強想上廁所,媽媽又說他故意磨蹭,就連強強喫飯喫慢了。

媽媽都會不停的在他耳邊嘮叨,說這下作業10:00前寫不完,睡覺時間又要推遲了。

終於強強爆發了,他說媽媽的眼裏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彷彿自己就是一個學習的機器。

媽媽趕緊辯解,說強強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擁有好的生活。但是強強根本不願意聽媽媽說話,反而拿起平板跑進了房間玩遊戲。

很顯然,強強是故意惹媽媽生氣,因爲媽媽的態度讓他反感,激發了他的叛逆心。

其實有的時候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安排學習,也許他們會做的更好。

如果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加在孩子身上,安排着他們的一切,卻又不給他們反駁的權利,那麼孩子所做的大概只有無聲的反抗了。

01

魚缸法則

在美國超大公司的紐約總部門口,有一隻非常漂亮的魚缸,裏面養了十幾條熱帶魚,它們整天歡快的遊着,可是兩年的時間裏個頭卻不見長,竟然只有剛來時的三寸。

一次無意中,魚缸被董事長的兒子打碎了,於是工作人員把裏面的十幾條熱帶魚暫時放進了公司門口的水池裏,然後訂製了一隻和之前一樣的魚缸。

兩個月後新魚缸到貨了,當工作人員把熱帶魚從水池裏打撈出來,準備放到魚缸的時候,卻發現熱帶魚竟然長長了,只是有兩個月的時間,它們就從三寸長到了一尺,讓人們驚訝不已。

這就是魚缸法則,由於之前的魚缸範圍有限,所以限制了熱帶魚的生長,但是水池卻能夠讓熱帶魚盡情的成長,讓它們的優勢發揮的淋淋盡致。

其實孩子也是如此,他們就像是魚缸裏的魚,而父母對他們的管教就像是魚缸一樣,孩子越管越叛逆,與其和孩子硬碰硬,不如以柔克剛。

把魚缸打碎,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也許他們會進步的更快,發展的更好。

02

魚缸效應對孩子的危害

導致孩子變得叛逆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對孩子的言行有着諸多的限制,那麼在孩子看來這就是一種專制,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控制。

所以他們不僅不會理解,更是無法接受,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反而變本加厲的去打壓孩子,那麼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方方面面都和自己對着幹。

導致孩子失去主見由於父母已經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所以使得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越來越強,他們遇到事情第一反應就是求助父母,遇到問題第一想聽的意見也是來自於父母。

這自然會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意識,他們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道路都摻雜着父母的建議,包括在結婚生子上也不例外,這樣沒有主見的人很難在社會中立足,甚至也無法經營好婚姻。

導致孩子自理力差孩子總是會有長大的一天,雖然父母想方設法的去保護孩子,但是當他們年老時也會有力不從心的那一天。

而此時孩子在父母的培養下早已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忙,他們在生活中就會像白癡一樣,甚至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

這樣的巨嬰其實並不少見,而很多都是因爲父母過於包辦,限制了孩子動手能力的發展。

03

好的育兒方式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性格變得溫和孩子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父母度過,在平時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也是父母。

如果父母能夠對孩子有一些耐心,哪怕是孩子犯了錯誤也能夠心平氣和的和他們溝通,那麼孩子的脾氣也會變得溫和起來。

因爲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孩子身上會體現的很明顯。

當父母耐心的對待孩,會讓孩子在平時的爲人處事方面也充滿耐心,當父母和他們溝通時,孩子能夠避免急躁,很好的接受。

這會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讓孩子逐漸變成自己期待的人。

04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控制對於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但是即便已經爲人父母,很多家長還是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孩子做出讓自己不滿的事情時,家長的情緒更是會突然間爆發。

這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也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如果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孩子的心理壓力會越來越大,對父母的排斥感也會越來越強。

只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才能夠更好的和孩子溝通,這會讓孩子信賴父母,願意向父母敞開心,也能夠更願意聽父母的話。

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孩子在成長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意識,他們已經不再像嬰幼兒時期對父母言聽計從,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希望能夠有一定的自我空間。

但是父母卻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把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依然當成寶寶一樣去對待。

剝奪孩子的自由空間,只會讓孩子反感,只有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他們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因爲孩子就像熱帶魚一樣,他們希望能夠有更廣闊的天地去翱翔,希望能夠擺脫父母的約束自由自在的成長,這對於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父母只要起到引導作用就好,剩下的完全可以交由孩子自己去嘗試,去體會。

給予孩子必要的尊重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他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尊重,包括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尊重他們的人格發展,尊重他們的一切。

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認可,才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心,從而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因爲在如今這個社會學習雖然重要,但已經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孩子已經盡了自己的全力,那麼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

也許讓他們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就,畢竟每一行都會出狀元,關鍵是孩子自己是否真的願意去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