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就孩子存在的這種犟嘴情況通過以上兩方面進行正確引導,需要注意在引導的時候既要保留孩子獨立思考的思想,也要避免打擊孩子敢於發言的長處,基於這兩點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委婉教育,讓孩子分清發言的場合以及具體的情況,在正確的引導下教會孩子適當的場合講出正確的話語,如果遇到不恰當的場合要讓孩子懂得沉默。2.反省自己:孩子如果經常犟嘴,首選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先進行自我反省,一般來說,孩子身上的毛病,家長身上多少總會有一些,可能有時候只是自己沒有注意到,而孩子卻有樣學樣,已經都學會了,多想想自己平時教育孩子的方式或着平時自己的言傳身教有什麼欠缺的地方,都有哪些方面讓孩子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從而出現這樣的叛逆。

一般情況下不管什麼事情都是會有雙面反射性的,例如在孩子犟嘴這件事情上面,好的一方面就是孩子擁有自己的主見,說明孩子有膽識、能言善辯,而壞的一方面就是能夠暴露出孩子存在任性、不懂事、好勝等缺點。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就孩子存在的這種犟嘴情況通過以上兩方面進行正確引導,需要注意在引導的時候既要保留孩子獨立思考的思想,也要避免打擊孩子敢於發言的長處,基於這兩點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委婉教育,讓孩子分清發言的場合以及具體的情況,在正確的引導下教會孩子適當的場合講出正確的話語,如果遇到不恰當的場合要讓孩子懂得沉默。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對的地方,家長應該通過正確引導進行糾正

什麼纔是恰當場合? 對待經常犟嘴的孩子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出發進行深入引導: 1.不要以暴制暴:在孩子叛逆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家長應該明白暴力只會讓孩子們心裏你心存怨恨,找準時機可能還會反擊,所以更不會願意和你溝通。1.以柔克剛:對於愛犟嘴的孩子,硬着來只會適得其反,家長需要有耐心用溫柔的語言對孩子正確的進行引導,即使孩子用了很惡劣的態度,家長也不能發火,不要訓斥,應該等到孩子平靜了,再溫柔而堅定地向孩子說明他的缺點,並要求他改正。只有這樣孩子纔會願意和你溝通,也只有這樣纔能有機會讓自己走進孩子的內心去了解他,掌握他。 2.反省自己:孩子如果經常犟嘴,首選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先進行自我反省,一般來說,孩子身上的毛病,家長身上多少總會有一些,可能有時候只是自己沒有注意到,而孩子卻有樣學樣,已經都學會了,多想想自己平時教育孩子的方式或着平時自己的言傳身教有什麼欠缺的地方,都有哪些方面讓孩子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從而出現這樣的叛逆。 3.改變自己:如果自己平時說話不注意或着有什麼做的不妥的地方,那麼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改變自己來引導教育孩子,一定要及時尋找一種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4.及時溝通:自己學會改變以後,孩子纔會漸漸地接受全新的你,從而願意和你進行溝通,這樣對你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很大幫助,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因材適教的重要性。 5.學會改變:自己正視自己本身存在的問題,只有找出問題所在,方法對了,那麼孩子就會漸漸地有所改變,這樣你就會發覺孩子不再那麼令自己擔心。

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有話語權

其實小編也是兩個孩子的父母一枚,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自己家的孩子也犟嘴,當時把小編氣夠嗆,有時候說孩子呢,孩子還會給你來一句“你就不能少說一句”或着“媽媽怎麼不能少說一句”。這時的小編雖然生氣,但是很快認識到了自己問題,而且及時的加以糾正了,所以沒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還有就是小編的父母來家裏住了一段時間後,家裏那位跟小編說:發現家裏人說話有一個弊端,講話總是喜歡嗆着來,例如:母親準備單獨出去一趟,小編可能會習慣性的叮囑她別忘了帶鑰匙,母親則會這樣回應:“我這麼大人了,還能會把鑰匙忘了嗎?”小編幾次被堵的沒有話說,才發現我好像也有類似的毛病,所以孩子也有樣學樣的就讓這些壞毛病同樣也跟着下一代了,這們如果這個時候已經意識到了,及時的加以糾正了,那是不是孩子也會避免掉,少走一些彎路了!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只要父母用心去了解,其實很好懂得!

所以說當父母的如果發現自己身上存在和孩子類似的問題,先不要強行去改變孩子,而是要開始改變自己。平時在生活中,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孩子,我們應該養成一種習慣,如果有不放心的事情也只叮囑一遍,不要給他們留下感到厭煩的機會,更不要給他們說不中聽話的機會,如果孩子或着父母說了不中聽的話,自己也不要啃聲,儘量做到堅決不在不愉快的對話中說最後一句話。還有如果孩子因爲某一件事情不愉快了、發牢騷了,那你要麼安靜地聽着,要麼離開不聽他說話,儘量不做不開心交談的終結者!犟嘴就像是一場瘟疫,是會傳播的,管教孩子時,犟嘴止於家長,孩子也就犟不起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