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发过一篇文章,说了运动对孩子视力保护的超级关键作用,不少妈妈表示“真的没想到”“运动居然这么好”!

一直以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成了我们对运动能力强的人的刻板印象,冥冥中总是觉得运动好的孩子、成绩不好,成绩好的孩子,大多运动能力差……

真的不是这样的!

美国神经精神医学专家约翰·瑞迪的《运动改造大脑》,在探讨运动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后,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事实:游戏和运动使人的大脑结构更加优化。

此外,更有多项研究都指出:锻炼可通过提升大脑的含氧水平,达到增强记忆力、生产力和决策力等效果。

运动,能让人更聪明

尤其对正处于大脑飞速发育期的孩子

更为重要

运动,让孩子的大脑更“丰满”

长期跟踪儿童成长的一项科学研究证明:2-5岁的儿童中,爱运动的儿童大脑比不运动的儿童大脑,至少大30%!

所以,长期运动比不运动的孩子,神经元网络更丰富,神经元的新连接更多,大脑更“丰满”。一个孩子有了丰满足够的脑神经细胞,并形成密集合理的网络结构,孩子思考问题会更缜密,反应速度会更快。

运动,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比如当你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孩子眼睛看着你,放下了手里的玩具,认真的听,就是宝宝在运用自己的专注力了。

没上小学之前,我一直觉得儿子的专注力没啥大问题,能自己玩很长时间,听故事机的时候尤其专注,看动画片更是能专注的看上好几集。

但上学以后麻烦就来了,最近我就被老师频繁找家长:班主任老师说孩子课堂纪律太差,老跟别人说话,不能专心听讲;篮球课的老师说孩子上课老走神,新教的动作总是很难学会……

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专注力差的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工作成绩,甚至是人际交往,都好不到哪去。所以,从小呵护宝宝的专注力,至关重要!

脑科学表明:

运动会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它能够让人高度集中精神,从而增强孩子的专注力。有氧运动可以使孩子更专注,更少冲动。 当孩子们收到需要大量注意力和自控力的认知挑战任务时,那些运动多的孩子,表现得更准确,反应时间也更快。

对此,脑科学家还做了一项实验。实验将56名学生随机分配到三个学校:

第一个学校,整个上午都坐着上课;

第二个学校,上课90分钟后,体育活动休息20分钟;

第三个学校,上课开始前活动20分钟,上课90分钟之后,再活动20分钟。

结果表明,有两次早晨锻炼的孩子,在测试注意力方面表现的更好。

运动前后大脑的变化

所以,如果说接下来你要带孩子做一些十分需要专注力的事,比如上课外班、学点什么之前,最好先带孩子下楼跑跑跳跳玩一会儿,再坐下来学。

运动,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我有个小侄子,在他们幼儿园里是出了名的“运动小健儿”,小小年纪打得一手的好篮球,平时篮球训练都是跟大哥哥们一起,不是和其他同龄小伙伴一起。这孩子不仅运动能力超强,也是相当的聪明,100以内的加减法根本难不住他,古诗、英文也是张口就来。

哈佛医学院教授、医学博士John Ratey曾在著作中说:“身体活动可以使大脑产生一种神经营养素,名为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神经细胞的连接。这些网络越强大,儿童就越容易理解和保留信息。所以说,运动能让思维敏捷、提高记忆力等。”

研究显示:

适量运动的孩子,海马体区域更大,海马体是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这些孩子显示出长期记忆力更强的迹象。

我想这孩子之所以看起来比一般孩子聪明很多,和他从小就爱各种运动,而且坚持运动和锻炼有关系。

运动,让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更好

良好的认知发展,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而运动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实践证明,运动不仅不会由于占用时间而降低学业成绩,反而能够通过提高认知功能而促进学业成绩。

法国科学家曾进行一项研究,他们选择了两组学生,年级从1年级到6年级不等。一组学生参加额外的体育运动,另一组没有。然后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

尽管参加体育训练组的孩子,较不参加体育训练组的孩子接受法语的课时缩短了13%,但从1年级到6年级,参加体育训练组的孩子,比不参加体育训练组的孩子,在学业上成绩更好。

原因在于,运动能提高孩子识别物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认知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所以,还在担心给孩子选择了运动训练会影响学习的妈妈们,真的可以放宽心了,不仅没影响,反而有促进作用。

运动,可以改善儿童多动症(ADHD)

有很多用运动改善过动症的例子,泳坛神将菲尔普斯就是最出名的一位。

妈妈很早就发现菲尔普斯不能安静地呆着:照相时爱做鬼脸,或者爬到不该爬的东西上,菲尔普斯的手总是闲不住,比如手指转笔,如果桌上没笔,他会拿盐瓶、牛排刀或者装了牛奶的玻璃杯代替,这种破坏厨具和浪费食物的行为总让妈妈很生气。

六年级时,菲尔普斯被诊断出“过动及注意力缺乏症”,得上这种病的孩子可能引发学习障碍,或者不合群,患上抑郁症。菲尔普斯经常因为注意力缺乏和口齿不清被同学嘲笑,让童年他很自卑。

他的两个姐姐是游泳俱乐部的成员,为了给多动的菲尔普斯找个事干,妈妈让他跟着姐姐去学习游泳,妈妈终于找到好办法使儿子能尽可能地消耗过剩的精力。久之,菲尔普斯的游泳成绩不仅飞一般的提升,多动症的状况更是日渐好转。教育专家洪兰教授谈到:

“目前医生给过动症孩子所开的利他能(Ritalin)其实就是增进大脑中多巴胺浓度,这是一种兴奋剂,如果运动本身就会分泌多巴胺,为何不用大脑自己本身的多巴胺呢?自己分泌的对大脑没有伤害。”游泳、体操、武术等需要大量注意力的运动,对ADHD的孩子也非常有帮助,孩子比较容易坚持练下去。

所有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明珠,多动症更像是一个小瑕疵,但瑕不掩瑜,只要家长找对方法,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陪伴和鼓励孩子成长,可能真的会成就孩子的非凡。

说了这么多运动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好

那么,哪些运动能让孩子越动越聪明呢

攀爬运动

不少宝宝乐园里都设有攀爬装置,包括滑梯,绳网,过吊桥等练习身体的平衡能力。攀爬活动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要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

孩子掌握攀爬运动的技巧,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使他们身体更灵活,反应更敏捷。每当孩子攀爬到一个新地方,由于距离高度的变化,给孩子的视觉带来新的感觉和体验,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又有助于孩子从新的角度去观察环境。

户外奔跑

这不用多解释了,就是让孩子在户外尽情奔跑嬉戏。注意选择平坦、远离河道、没有过往车辆的地方,以免发生危险。

球类运动

不管是踢足球、运皮球、拍球,投球、躲避球……都对儿童全身发育是非常好的。但注意幼儿不适合练习羽毛球、网球等球拍类的运动,长期单向发力,对肌肉生长不好。

孩子5岁后,身体运动机能才真正开始向成熟发育,所以一般认为6岁后,才是进行某些特定、专业运动训练的合适时机,有的孩子则可能需要到7、8岁才准备好。

亲子游泳

现在外面的婴幼儿游泳机构特别多,但并不是都适合小宝宝,如果是一缸水+一个脖套泳圈,就把孩子扔进水里自己漂着,这样形式的游泳就算了吧,安全系数低、锻炼效果有限。

宝宝游泳,最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下水,在水中互动、亲子共游。不仅能有效地刺激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还促进幼儿大脑、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激发幼儿的早期潜能。

精细运动

有句俗话叫做“心灵手巧”,反过来说,宝宝的手巧了,头脑也会更聪明。不只是大运动量、能出汗的运动叫运动,对于宝宝大脑发育的促进,精细动作的运动更加功不可没。

通过手指运动来开发大脑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取小球、使用筷子、拨打算盘、画画、弹琴等都是很好的手眼脑协调运动。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玩串珠游戏、搭积木、拼拼图等。

接触自然,就是最好的运动

一岁以前,晒太阳、看风景

1岁以内的新生儿虽然还不能独立活动,但户外活动对他们来说一样重要。这时的孩子处于人生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迅速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户外运动要以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为主。可以带他们去听大自然的声音、触摸各类物体、观察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注意运动的物体等。

1岁之后捡树叶、玩沙子、丢石子

1岁之后宝宝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开始喜欢自己探索世界。捡树叶、捡树枝、玩石头、玩沙子都是他们喜欢的,还可以顺便练习精细动作、手眼配合。上下台阶、跑、跳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的运动,不过此阶段宝宝身体协调性还没有发育好,经常会跌跌撞撞,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区域,做好保护措施,放手让他们玩耍就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