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度41】國際居住區內背山面海--評蛇口楓葉望海公館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蛇口從改革開放的先鋒蛻變成深圳濱海宜居高地,這裏有獨特的山海資源,更有超強的規劃利好。

從西到東,約3公里海岸線,涵括了郵輪母港、私人遊艇會、中央商務區、高端商業區、以及頂奢豪宅區。豐富的灣區功能,與延綿15公里的城市休閒綠廊銜接,構築深圳別緻的人居典範。

在這一灣區的前沿,屹立着招商雙璽、南海玫瑰園以及半島城邦等豪宅社區,各個都滿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好憧憬。

在各類規劃及利好的疊加下,體現蛇口華麗轉身的效果,用片區新房價格衡量是最爲直接反映的。目前,蛇口片區在售新盤單價大都在10萬+,供應住宅產品以大戶型爲主,片區普遍豪宅化。地鐵2號線真可謂名副其實的豪宅專線。

本次樓評樓牛大爲大家帶來是位於蛇口的楓葉望海公館,項目在2號線東角頭站旁,與半島城邦一路之隔,預計在11月初入市。

區域規劃

1

改革前沿——傳奇蛇口

近幾年,深圳人一直在說城市的發展一路向西,但深圳的發展起源在蛇口卻是不爭的事實,如今前海-蛇口自貿區的規劃落實,從西到東,再從東回到西,中心再次聚焦到深圳的起源之地,蛇口。

蛇口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它的的變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前哨,也是一個縮影。

在這片傳奇的土地上,不僅誕生出招商銀行、中國平安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還有招商地產、招商局國際、中興通訊、華爲科技、南玻集團、金蝶軟件、中集集團等大批中國知名企業。

其承載着的創業基因,已在深圳遍地生根發芽,助推着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企業出現,奠定深圳創業立市的城市品格。

內在的品格,承載在蛇口的小街區,密路網,多國面孔,國際氛圍中,是深圳一張別具風格的地域標籤。

矗立在海上世界的女媧補天雕像,是1986年袁庚老先生爲紀念蛇口工業區成立十週年,以民主表決的方式樹立的一座體現蛇口人精神與追求的地標。

整整三十年過去了,這位女神見證了蛇口從當年的一片灘塗,成長成爲現在世界上最年輕、最有活力的地區。而在雕像旁的工地則表明,這樣的成長仍將繼續,曾幾何時女媧補天像曾經是在海中的,如今已經變爲了陸地,確實見證了蛇口滄海桑田的變遷。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它的締造者也是袁庚老先生。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最響亮的口號,被譽爲“衝破思想禁錮的第一聲春雷”衝破思想禁錮的第一聲春雷。那塊當年立在蛇口工業區馬路邊的標語牌,現在已被送進博物館。

2

新老交替——舊改助力

如今的蛇口,雖然已褪去了當然工業起點的外衣,如今的蛇口雖然成爲繼香蜜湖、華僑城之後又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豪宅區,漫步其中,卻能發現其歷經波瀾壯闊後的沉穩與內斂。表面地悠哉,並不代表已停止追求,30多年後的蛇口,仍然努力生長,並煥發着新顏。與當年貧瘠黃土崛地而起不同的是,這次依靠的是舊改,新時期下的“開山炮”。

舊改,從來都是歷史和現狀交替,決定未來區域價值的最直接的方式。

根據牛浩思團隊的粗略統計,蛇口片區包括在建和意向簽約在內有12箇舊改項目,擬拆除重建用地面積達到約65萬㎡。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舊改項目多爲舊工業區改造,未來的更新方向以居住功能爲主。定位都比較高端。

目前已經有招商、恒大、萬科、新世界等知名房企進駐蛇口,但目前來看所拿舊改項目體量較小,大多按照地鐵沿線分佈,主要集中在2號線和規劃中的12號線周邊,屬於未來的地鐵沿線物業。未來用途方面則多規劃爲集住宅、商業、辦公、公寓於一體的綜合類物業,其次還有新興產業用地和純商業的用地規劃。

 有些明顯屬於老蛇口歷史符號印記的建築,會在保留原歷史印記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造,例如港灣工業區。加上蛇口油庫搬遷,東角頭土地整備出讓,老蛇口蝶變之路將搖身變成集商業、娛樂、文化、居住於一體的具有濱海漁港風情的高端商業居住區,使蛇口老鎮成爲蛇口半島地區有機組成部分,建成宜居宜業的國際化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

3

路軌並行——交通規劃

未來蛇口的交通能否承擔其這樣的強規劃呢?交通層面上的規劃,其實已走在舊改的前面:

望海路地下快速路改造

1

望海路地下快速路,西連興海大道和月亮灣大道,東接沙河西路,在蛇口半島形成“U”形對外快速通道,提高蛇口片區交通的可達性,以及和前海連接的便捷性。

根據規劃,其改造後將分爲地下、地上雙層道路。其中地下道路定位爲城市快速路,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雙向4—6車道;地面道路定位爲城市主幹道,設計車速40公里/小時,雙向4—6車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