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合作

“不好意思,最近不能繼續和你們合作了。”最近幾個月,陸續有多個短信營銷商對陳斯表示,合作終止。

就連老客戶,都被直接往門外推——作爲金融平臺的市場負責人,陳斯敏感地意識到,短信營銷這個渠道,可能即將失效。

“陸續找了十多家短信平臺,都不願意合作。”某網貸平臺運營經理石佳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真的不是我們不接,而是運營商暫停了互金短信的渠道。”某短信渠道銷售人員坦言。

眼下,營銷商都接到了通知,電信、移動等大運營商,紛紛暫停了互金的合作渠道。

現在還可以正常發送的營銷通道,僅餘聯通一家。

其價格也在飛漲:從3分錢一條,上漲到5分錢一條。

在過去,短信營銷與金融科技曾有過一段“如膠似漆”的蜜月。

在早期,兩者只合作通知類短信和驗證碼短信。

此後,短信慢慢開始帶了一些“營銷性質”。

比如,有福利、紅包、提額等內容的短信。它們都能把沉睡的用戶喚醒。

某短信平臺CEO唐昊表示,他的公司合作過的平臺,已超過了2000多家。“市面上叫得出名的互金平臺,都和我們合作過。”

2016年之後,現金貸異軍突起,短信營銷的春天終於來臨。

“其實短信營銷和金融科技合作,想象力很大,轉化率比其他行業高得多。”一家短信渠道創始人程青山稱,因爲貸款短信是給你錢,“是騙子的幾率很小”,轉化率是其他行業的幾倍。

“最高的時期,轉化率和註冊量甚至達到了3%,如果一條短信是3分錢,獲客成本只有1元。”程青山稱。

但當時,大家合作的方式,大多是“效果付費”。

“按照實際註冊或借款的金額來計算。”某短信渠道服務商孫翔表示。

比如,一個註冊量的收費是10多元;放款量,就收取10%的提成。

在瘋狂的時候,甚至有營銷商提成借款金額的20%,而現金貸平臺依舊趨之若鶩。

按照這個數據,當時的短信營銷商無疑賺翻。

“當時,現金貸客戶是我們最愛接的,實在賺錢。”程青山稱,當時公司的利潤都是按天計算,最高的時候,每日收入都能上百萬。

“毫不誇張地說,現金貸80%的流量都是我們提供的。”孫翔透露,他所在的公司,當時每天發送的現金貸短信,甚至有幾千萬條。

而程青山估計,90%的現金貸平臺,都使用過“短信營銷”。

一些現金貸平臺會同時接入十幾個營銷商來發短信。

因此,也有人說,短信營銷曾經是現金貸繁榮背後的一大推手。

曾經合作得如此緊密,如今短信營銷商卻“聞金融色變”,兩者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愛恨情仇?

數據誘惑

合作不久後,短信營銷商就發現,在金融這個行業,“得數據者,得天下”。

剛開始,手機號都是客戶提供。

“一般客戶會提供一個數據包,裏面都是他們潛在客戶的手機號碼。”程青山稱。

而這個“潛在客戶”數據包,“很多來源都不太光鮮”。

“競爭對手的放貸用戶數據,是我們最常見到的。”程青山稱,客戶直接去黑市上購買,或者派臥底去競爭平臺偷取,都很常見。

一般來說,短信營銷商會將收到的手機號進行加密,再儲存到數據庫中。

“行業通用的是MD5加密,各家基本不會有太大差別。”從業者方銳表示,這種經過簡單加密的號碼,破解起來極爲簡單。

但一些不正規的營銷商,甚至“連加密都嫌麻煩”。

隨着時間的積累,大量的手機號,開始沉澱在短信營銷商處,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

比如,你註冊了一個貸款平臺,短信渠道會給你發送驗證碼。

那基本可以認定,你是一個潛在的貸款用戶。

“我就可以把這個用戶數據,給其他貸款公司,再給他發營銷短信。”程青山稱。

這種方法在行業內被稱爲“切戶”,方銳透露,市面上超過95%的營銷商都會有切戶的現象存在,這幾乎是公開的祕密。

“被切得最狠的,就是106號段發出的短信,每個號碼至少會被5家營銷商切到。”方銳表示。

當發現這些數據纔是“寶藏”之後,行業走向了黑暗的岔路口。

“我這裏最多的時候,接入過100家現金貸平臺,它們發送短信的數據有數千萬條。”程青山稱,不止一家短信營銷商過來,購買他們的數據。

大數據和短信營銷開始越走越近。

一些短信營銷平臺,甚至直接衍生出“數據業務”,直接買賣數據。

“我們會帶着自己的數據庫過去打標籤。”方銳表示,大數據公司也會對接很多營銷商的數據庫,給用戶貼標籤。

和以往不同的是,它們貼標籤的對象,是手機號碼背後的人。

比如,“139****2222”這個手機號,頻繁註冊貸款平臺,並且收到了多次催促還款的短信,可能就會被貼上“信用不良”“多頭借貸”的標籤。

“大數據公司會將數據進一步細化,再轉手出售。”方銳稱,一個打好標籤的手機號,價值最高可以達到200元。

這實在是一門好生意,其賺錢程度,甚至超過了短信營銷業務本身。

“你會發現,當時很多大數據公司背後的數據源,都是短信營銷平臺。”程青山稱。

用戶的數據被自由交易、四處販賣,此舉無疑是在透支行業。

因此,纔會出現用戶在一個平臺貸款後,就開始頻繁收到其他平臺放貸短信和電話的情況。

行業漸漸被腐蝕,走向慾念的深淵……

 一潰千里

短信營銷行業的危機,逐漸出現。

天天收到貸款短信,不勝其煩,開始有用戶向工信部和運營商投訴,一旦被投訴,這些短信就會被禁止發送。

而投訴過多的營銷商,也會被相關部門警告,甚至直接“被封”。

實際上,在工信部發布的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見垃圾短信的體量到底有多大。

第三季度數據顯示,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受理垃圾短信舉報115692件。

從內容看,商業廣告營銷類佔比82.2%,主要涉及商品零售營銷、金融保險推銷等。

也就是說,被舉報的11萬條短信中,至少有超過8萬條屬於商品、金融推銷。

除了相關部門之外,警方也開始介入。

溫州一個用戶註冊了一個現金貸平臺後,開始頻繁接到貸款短信和電話,對方甚至還給他的家人打。

忍無可忍後,他打電話報警。

最後警方順藤摸瓜,牽出了一個廣西柳州的營銷公司,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涉案公民個人信息高達2000餘萬條,涉案金額達500餘萬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最近現金貸最大的系統服務商“有脈金控”被調查,“就與過度營銷有關”。

而最近被抓的大數據公司,有不少也是因爲“過度營銷,買賣數據”。

最近數據行業的動盪,讓短信營銷行業如履薄冰。

“最近我們非常小心,數據相關業務完全暫停。”多位業內人士透露。

短信營銷和金融科技長達兩年的蜜月期,就此結束。

爲了避免受到牽連,很多短信營銷商開始放棄和金融科技平臺合作,或者只合作驗證碼短信。

“我們有一個敏感詞庫包,包括‘貸款’‘還錢’‘賭博’等。這些詞如果出現在短信裏,會直接被攔截。”程青山稱。

然而,還有不少短信營銷商,不願意放棄金融這片油水頗豐之地。

國內運營商管控嚴格,但還有大量的海外運營商。

“我們現在只給熟客提供營銷短信的服務。”孫翔稱,他們現在用香港的運營商發送,就不會那麼“嚴苛”。

“但每條7.5分,不二價。”孫翔表示,甚至有些人會開出8分的價格。

轉到地下,價格高昂,這顯然不再是一個廉價且高效的獲客渠道。

唐昊表示,短信渠道面對的用戶羣體很大,“不應該只盯着金融”。

他稱,電商、遊戲、醫療等等諸多行業,都有自己的合作對象,這些領域,也大有可爲。

只是,萬萬不能再透支行業了。

這無疑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本來這兩個行業的結合,極具想象力,精準營銷、數據重構,可以碰撞出很多創新形式。

然而,部分公司過於追求近利,透支了所有的發展空間。

“行業可以自愈,等行業利潤下降後,投機者會自動離開,慢慢恢復健康。”程青山稱,經歷過一個週期後的行業,也許還有機會,重新崛起。

沉穩的從業者,都在靜待下一個黃金時代。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爲化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