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藥物治療下,病理增殖的免疫細胞被壓制下來,炎症損傷恢復了,症狀消失、指標可能正常,但是,免疫紊亂的原因卻往往沒有被糾正,存在着疾病復發的可能性。類風溼關節炎真的不是那麼難治療的疾病,在早期類風溼患者中,如果是規範的專科治療,應該不低於70%的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後,甚至可以減藥、停藥。

類風溼關節炎真的不是那麼難治療的疾病,在早期類風溼患者中,如果是規範的專科治療,應該不低於70%的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預後,甚至可以減藥、停藥。可是,爲什麼現實中,似乎沒有這麼多呢?那麼,到底類風溼要怎麼治療效果纔好呢?

一、早發現早治療

一般而言,類風溼的症狀會出現的的比較早,但是沒有特異性。就是關節的疼痛和腫脹、發僵,乃至於渾身乏力,容易疲勞等,都是類風溼所有的症狀,但是,其它疾病也可能出現這樣的症狀。這時候常規的實驗室指標,比如血沉、類風溼因子等,可能也比較不支持,需要檢查特異性的指標,需要在條件比較好、專業水平比較高的醫院去做。

這個時候,如果患者去的是專業水平一般的醫院,或者進了骨科、中醫科等,有可能誤診或者是在治療方面耽誤治療,導致疾病持續進展。

這個時候,需要去大醫院找高水平的專家就診,哪怕費一些事。對於疑似類風溼關節炎的表現,“寧可錯殺一千,不要放過一個”。折騰到最後不是類風溼關節炎,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是類風溼關節炎,高水平的早期治療,很重要。

二、足量足療程治療

有的患者,往往可能在症狀消失的時候,就躍躍欲試的想停藥了,有的乾脆自己沒有和醫生溝通,就自己減藥、停藥了。這是潛在風險比較大的行爲,許多人常常會停藥不久,就出現反彈。對於類風溼關節炎而言,沒有症狀、檢查指標正常,未必就意味着疾病穩定了,不再繼續發展了。

因爲免疫疾病本身,病理進程和症狀、指標,不是一定直接關聯的關係,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的增殖、生長是有一定週期的,只有在成熟的免疫細胞身上,才表現出病理進行、以及免疫反應導致的炎症反應,這個炎症反應,與症狀的關係纔是密切的。

在藥物治療下,病理增殖的免疫細胞被壓制下來,炎症損傷恢復了,症狀消失、指標可能正常,但是,免疫紊亂的原因卻往往沒有被糾正,存在着疾病復發的可能性。如果藥物治療被撤除,就可能導致疾病反覆,因此,鞏固治療很重要。

三、不要隨意換藥換醫生

一個治療方案是否合適,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和探索,但是有時候我們可能沒有那個耐心,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就懷疑和否定治療,換醫生、換醫院,再重新治療。

有些患者治療出現了問題,不及時和醫生溝通,而是自己尋找出路比如和病友聊天交流中,發現“你服用那個藥物好”,那麼“我也服用”,在沒有和自己的主治醫生交流的情況下,就換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