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團聯手虐渣男”的故事,誰不愛呢?從美劇《致命女人》到國產劇《危險的她》,“手撕渣男”的戲碼依然是觀衆的心頭好。

《危險的她》中,女主喬薇一邊在丈夫的家暴中小心翼翼的生存,一邊要應付拿着親密視頻敲詐勒索的前男友,人生可謂“實慘”。女主如何走出困境絕地反擊,便是《危險的她》的核心看點。

完結後,《危險的她》在豆瓣拿到7.2的評分,並登上了豆瓣一週口碑劇集榜,被觀衆直呼“刺激到停不下來”、“簡直不要太爽”、“過癮”。一部成本不過千萬左右的劇集能贏得如此評價,靠的不止是借鑑美劇模式下的創新,它致勝的關鍵,在於擊中了當代女性的覺醒意識。

並非美劇模式的複製

初看《危險的她》時,不少觀衆都覺得劇集人物設定和敘事模式跟美劇《大小謊言》《致命女人》很是相似。人設上,女主喬薇和《致命女人》中的貝絲都是家庭主婦,也都是男權在家庭佔據統治地位下的受害者,敘事上,和《致命女人》《大小謊言》一樣,《危險的她》開篇也由一起命案設下懸念,從而展開整個故事。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三部作品的設定是有區別的。《大小謊言》和《致命女人》都是逐步放出關於真相的碎片信息,最後在結局還原案件發生過程。但《危險的她》將謎底分爲三步揭曉,劇情過半時放出了死者身份是齊凱的信息,倒數第二集還原齊凱的死亡過程,到結局才揭曉齊凱真正的死亡原因。

整體來看,《危險的她》通篇利用齊凱和陸子聰兩個渣男巧妙“設局”,開篇陸子聰懷疑自己會被喬薇謀殺,何安心揚言要殺掉齊凱,暗示齊凱與陸子聰都有生命危險。後面劇集在連環反轉下將被害人從陸子聰轉到齊凱,將齊凱的死亡從車禍轉到蛇毒,最終揭曉喬薇的真正目的並非謀殺陸子聰,而是逼其離婚。這些創新的懸念設定,其實都已擺脫了《大小謊言》和《致命女人》的模板。

從人設來看,《危險的她》中喬薇的角色和《大小謊言》中瑟萊斯特也有相似之處,兩人剛開始都因在意外人眼光,在被家暴後選擇粉飾和平,後來纔打破自己虛幻的假想,認清現實,不過,這種設定在女性題材劇集中也較爲常見。《危險的她》打破與美劇設定差異化的,其實是喬薇之外的其他三位主角。

四人姐妹團中,新媒體創業者蘇瑤、酒店大廚何安心、電臺主播Nicole三人的人設都很鮮明,蘇瑤屬於打不死的小強般的存在,嚮往完美的愛情;Nicole偏向都市女強人設定,不願意被男女關係捆綁;何安心的性格外柔內剛,一直在努力擺脫人生陰影,這些創新人設爲觀衆帶來了新意。

在《危險的她》的編劇看來,《殺死伊芙》給自己的創作帶來了很大啓示,他稱《殺死伊芙》和《神探夏洛克》中都有高智商犯罪者和警探間玩貓鼠遊戲的設定,很多內容都不是完全憑空創造的,將兩個已知的類型疊加到一起,或者抽換其中一個元素的男女性別,就可以開發出新的、有趣的作品。這正是《危險的她》的創作思維,吸納美劇中關於女性懸疑的經典設定,但也做出了自己的創新。

如果模式一律照搬《大小謊言》《致命女人》,《危險的她》或許也很難在豆瓣拿到7.2的評分,畢竟不管是翻拍劇還是創作某個在全球範圍內都很流行的題材,原封不動的照搬一直是觀衆最不待見的。雖然照搬在影視市場中也很常見,但通過《危險的她》可以發現,在借鑑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意並非難事。

將反瑪麗蘇進行到底

作爲一部千萬左右成本的劇集,《危險的她》在主演知名度不高,宣推力度不大的前提下,基本是靠社交網站上觀衆的口碑傳播打開熱度的,不少觀衆直言自己一口氣看完了全集。這不僅是因爲劇情節奏快,前半段鬥渣男前任,後半段設局逼老公離婚,毫不拖泥帶水,也是因爲劇中的“黑蓮花”設定深得人心。

《危險的她》中,四個女主智商從未掉線,人設也全程統一。以女主喬薇爲例,雖是校花但絕非花瓶,追蹤前男友位置時,料到或許會被反偵察,所以在定情信物裏也安裝了GPS定位器;設局對付老公時,抓住家暴男外強中乾的弱點以及高度敏感的猜忌心,製造了一場不存在的“謀殺騙局”,最終擊潰了老公的心理防線。

回顧國產劇中的女性設定,《娘妻》中習慣逆來順受的女主林秋菊、《完美關係》中的傻白甜江達琳、《羋月傳》中依附於男權稱霸的羋八子等,這些都是最常見的存在,也是觀衆眼中的“非正常女主”,因爲難以代入。但從《延禧攻略》的魏瓔珞到《危險的她》的喬薇,國產劇女主開始向“黑蓮花”進化,即雙商在線,不再“偉光正”,也不一味依附於男性力量。

《危險女人》中,姐妹團“手撕渣男”的過程中雖有嚴總監和白峯兩個男性角色的幫助,但二人僅是“輔助”,在女主自我意識醒悟後的自救過程中,她依靠的主力是自己的智慧和姐妹們的力量,而並非某位蓋世英雄。不過,《危險的她》也沒有“降智”男性來凸顯女性的高智,喬薇的對手陸子聰作爲金融界成功人士,能在前期將妻子玩弄於股掌之中,也絕非等閒之輩。

和《致命女人》一樣,《危險的她》其實也是部“爽劇”,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爲女性帶來了思考。劇中的四位女性,有人經歷了家暴,有人經歷了性侵,她們是受過創傷的弱勢羣體,也是努力走出陰影的勇者,這對熒屏外的女性來說也是一種激勵。

近幾年“她題材”的崛起,其實是國內女性主義思潮向文化領域滲透的結果,如今高知、獨立、自由的當代女性開始不再像以往一樣滿足於依附男權實現人生價值,她們希望擁有和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也希望能自己掌握人生。所以,不管是魏瓔珞還是喬薇,她們能受女性歡迎,本質上便在於能折射了女性內心的真實追求。

隨着近幾年中國女性主義思潮漸盛,電視劇創作也在不斷變化,這不止反映在“她題材”上,如今的大女主戲甚至一些歷史劇也在改變單一的男性視角,開始選擇男女主強強聯合的劇本,如今年即將播出的《大宋宮詞》和《南歌》中都是男女主相互扶持,成就彼此的設定,女性角色地位顯著提升。

“她題材”需要更精品化的內容

從編劇公開的信息來看,《危險的她》是兩年半前開始拍攝的,當時他們團隊看到市面上大多數女性角色都是“白蓮花”的設定,但觀衆已經逐漸不買賬了,所以另闢蹊徑走上“黑蓮花”創作路線。從時間線上來看,於正的《延禧攻略》也拍攝於2017年前後,可以看出,在2017年這個節點,市場就已經開始轉變創作風向,尋找“她題材”的更多可能性。

作爲2020年率先播出“她題材”之一,《危險的她》向市場證明了女性懸疑題材的可能性,作爲原創劇本,它的創新是值得鼓勵的,劇本完成度也相當高。但同時,《危險的她》也暴露出了國產劇創作中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如部分角色設定薄弱、主旨深度欠缺、推理和細節安排不夠縝密等問題。

《危險的她》在14集內容中構建了一個起承轉合相對完整的故事,但男性角色設定略爲虎頭蛇尾,尤其是“核心渣男”齊凱與陸子聰。喬薇多次強調齊凱在大學時期是善良的,但劇中並未解釋齊凱爲何會變成敲詐勒索甚至無惡不作的模樣,此外,陸子聰與喬薇的婚姻爲何會走到相互猜忌,陸子聰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等在劇中都未詳細交代,所以兩個男主在不少片段中都難逃“工具人”設定。

再從內容深度來看,橫掃艾美獎的《大小謊言》,講述的核心故事並未《致命女人》裏的“女人爲何殺人”,也沒有一味在向爽劇靠攏,它其實是對女性價值的一次拷問。以劇中瑟萊斯特爲例,《大小謊言》花了很大篇幅去闡述她在婚姻中的“斯德哥爾摩情節”,若不是心理醫生的不斷引導,瑟萊斯特很可能會丟失健全的感情觀。

相比之下,《危險的她》中喬薇也是相似的人物設定,但她心理活動的呈現遠不如瑟萊斯特細膩,從劇情發展來看,喬薇對家暴和沒有信任度的婚姻忍無可忍後選擇爆發,然後迅速抽身爲丈夫量身設定了一場離婚“陰謀”,雖從邏輯和動機上來看是合理的,但對人性及兩性關係的探討缺乏深度。可見不管是人設還是內核與細節,都是“她題材”進化中需要克服、完善的。

2020年可謂是“她題材”的爆發年,相關作品數量達到了20餘部。除了接下來騰訊即將播出的《不完美的她》外,聚焦當代女性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誰說我結不了婚》,翻拍自《緋聞女孩》的《了不起的女孩》,以民國姐妹創業史爲主線的《傳家》,由網友畫餅最終推動立項的《淑女的品格》都將在今年與觀衆見面。

從演員陣容來看,不僅是電視劇領域的小花關曉彤、李一桐等,周迅、惠英紅等電影咖也加入了“她題材”隊伍,大牌和高熱度演員合力帶動熱度下,國內“她題材”或許將繼續井噴,這也將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至於“她題材”領域能否誕生中國版《傲骨賢妻》《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那就看市場在創作上能否繼續進化,出現比《危險的她》更精緻,更有創意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