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注意的是,《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雖然用一定的篇幅描述了女尊社會的性別對立,卻藉着極端化的設定與女主認知中的反差,一定程度上強調着平權。不僅如此,《傳聞中的陳芊芊》還藉着女尊的設定,呈現出了女尊社會下,男性遭遇的種種歧視,一定程度上,給予觀衆更多關於平權的思考。

原標題:從“女權”到“平權”,是《傳聞中的陳芊芊》的可貴之處

©劇焦一線原創

編輯丨於華東

穿成自己劇本里的炮灰,怎麼保命?

傳聞中的陳芊芊》中,女主陳小千寫了一部女尊題材的劇本,卻因爲男主對劇本感情戲的質疑被迫修改,最終,陳小千在熬夜改稿中,魂穿到了劇本中的炮灰角色陳芊芊身上。

作爲編劇,女主在已知故事梗概的基礎上,爲了活命開啓劇本副本,着實是《傳聞中的陳芊芊》與其他甜寵劇的不同之處。目前,該劇熱度一路飆升,至今仍在騰訊視頻熱搜第一名,豆瓣評分也高達7.7分。

不僅如此,《傳聞中的陳芊芊》還藉着女尊的設定,呈現出了女尊社會下,男性遭遇的種種歧視,一定程度上,給予觀衆更多關於平權的思考。

當下,前有《餘歡水》因爲一句臺詞引起性別對立被怒打低分,後有papi醬因爲孩子冠姓權的問題上了熱搜,性別矛盾大有成爲互聯網主流矛盾之勢。然而,女尊標籤的網絡文學,早在2009年便步入下滑期,關於女尊題材的影視作品亦是少得可憐,且大多籍籍無名。

女尊題材的作品很難受到觀衆的認可,主要原因還在於女尊設定了一個反轉版的性別對立,但這樣的性別對立其實是封建男權社會強加到女性身上的,本質仍是極端的性別壓迫。相反《傳聞中的陳芊芊》在沙雕的歡樂劇情中,探討了幾分平權的觀點,雖然略顯膚淺,卻難能可貴。

1

穿成自己劇本里的炮灰

如何活到大結局?

2017年,《雙世寵妃》在首播之日播放量破億,2018年,《萌妻食神》上線3小時網播量破億,而《雙世寵妃2》上線1小時便成功破億,這些小成本網劇皆是通過“甜寵”的元素成功圈住了一定的受衆,播放量和市場反饋整體均表現良好。

不過,隨着甜寵劇的蓬勃發展,近期播放的《少主且慢行》《萌醫甜妻》《明月照我心》《一夜新娘》《惹不起的殿下大人》《公子我娶定你了》《手可摘星辰》《絕世千金》等古裝甜寵劇均陷入了同質化的套路中,未能掀起多少水花。

《傳聞中的陳芊芊》同樣是一部穿越劇,不過,該劇的女主陳小千在現代是一個小編劇,卻卡在了自己寫的劇本里,成爲一個成親當晚就要被男主毒死的炮灰三公主陳芊芊。

這樣的設定雖然是古早快穿言情小說的套路,然而,劇中,一層是女主的劇本,一層是女主穿過來之後的劇情,用兩套截然相反的邏輯構建故事,在甜寵劇中頗有亮點。

當女主明白只有男主攻佔花垣城,自己才能回到現代世界後,開始利用自己的編劇身份,想盡各種辦法撮合原本的主線cp(男主和二郡主)。

首先,女主讓男主和青樓的男子比才藝,爲男主和二郡主創造一見鍾情的機會,沒成想,二郡主爲了救女主與男主大打出手;一計不成,女主又設局讓男主去見探子,並將消息透露給二郡主,試圖英雄救美抱男主大腿,沒想到,男主也設了一個局暗中窺探, 女主不僅沒能幫上忙,反而被當做賊人抓了起來。

兩個佈局下來,事情並沒有朝着女主預想的那般發展,反而更加失控,本來要被處死的陳芊芊因爲發現了黑水礦又恢復了三公主的身份;本是想要陳芊芊倒黴的林七卻幫助陳芊芊贏得武試;本是想方設法不當少城主的三公主無奈成了少城主......劇中包袱不斷,處處反轉。

不僅如此,經歷過這些事情後,劇本里拿着《東宮》李承鄞人設的男主本想殺了女主追二郡主,卻發現了女主單純善良的一面,靠着自己無與倫比的想象力,成功變爲一個陷入愛情的憨憨,併爲了女主不斷更改自己攻打花垣城的計劃,《傳聞中的陳芊芊》靠着這樣新奇的設定和層層反轉,牢牢牽動着觀衆的心,也開拓了甜寵劇全新的打開方式。

2

用極端化的設定

探討平權的觀點

看似沙雕劇情歡樂多,其實,《傳聞中的陳芊芊》在甜寵之外,也藉着兩個完全相反的世界觀的架構,讓女權和男權的思想互相碰撞,不管是支持哪一方,都能看到不同的一面,一定程度上探討了性別平權。

劇中,女尊男卑的花垣城,是玄虎城男權社會的鏡像版,這裏的女性地位崇高,她們豪爽大氣,統治着一切,承擔家族興旺的責任,可以擁有多個配偶;相反,花垣城中的男性性格上不能太豪邁,要含蓄,不能拋頭露面,要學會操持家務。不但民間重女輕男,花垣城中,男性不但不能當官,還不能讀書寫字,到年齡了只能找個好人家嫁了。

這樣女尊男卑的觀念更是滲透到了婚姻生活中。女主爲了救男主,說自己要爲腹中的孩子找個爹,隨後城主放了男主,但賜予男主一堆綠色的珠寶,還說“若長輩賜予晚輩綠冠,那就說明長輩在誇你,恪守夫德,賢良大度”。

不僅如此,男性還要點守宮砂,好好學習三從四德,不得犯“七出之罪”,否則就會被休。就連最近熱議的冠姓權,劇裏也有提及,女主更是明明白白地表示,房子是她的,日常開銷是她的,孩子也是從她肚子裏生出來的,孩子當然要跟她姓。

這些花垣城對於男性的的規矩和偏見,更像是封建男權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如今卻束縛着男性自己,看似有些好笑甚至荒唐,卻引人深思。《傳聞中的陳芊芊》從這樣一個角度出發,用輕鬆戲謔的手法,描寫了很多現實生活中本不公平的現象,爲觀衆提供了一個性別反轉的視角。

值得注意的是,《傳聞中的陳芊芊》中,雖然用一定的篇幅描述了女尊社會的性別對立,卻藉着極端化的設定與女主認知中的反差,一定程度上強調着平權。

劇中,現代的女主寫了一部女尊題材的劇本,剛交上去,就被現代的男主認爲劇本邏輯有問題,男主給出的建議是,“相愛應該是以平等爲前提”,女主不置可否,而當她掉到自己的劇本里時,卻力求打破世界觀,追求男女平等,不僅不分男女的救助被壓倒在礦山中的礦民, 還鼓勵因爲性別自卑的裴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不比你高貴,也不比你低賤”。《傳聞中的陳芊芊》在性別對立的設定之下,呈現出性別平權的觀點,雖稍顯淺顯卻有些難得。

3

女尊網文由來已早

影視化卻一路坎坷

近日,Papi醬的孩子出生,卻因爲沒有跟Papi醬姓,而是跟她老公姓,被一衆女權大V及她們的信徒嘲笑爲“驢”,將曾經吵得沸沸揚揚的冠姓權再次推上風口浪尖。papi醬,前段時間,《餘歡水》亦因爲一句與女權相關的臺詞,被網友怒打低分。

誠然,這些爭議的根源一直都是男性與女性之間在性別上的利益紛爭,不過,也道出了 下,性別矛盾大有成爲互聯網主流矛盾勢。然而,網絡小說中,男頻種馬文絡繹不絕,即使是女性作家寫的言情文,霸道總裁、腹黑王爺等傳統男權社會的套路經久不衰。

曾活躍在網絡文學舞臺之上的女尊熱潮在2009年之後,便步入下滑期,之後雖然仍有一些作者還在堅持這一類型的寫作,但作爲世界觀設定的女尊已經逐漸瓦解。

更不論性轉版女尊題材影視化作品目前,國內除了《傳聞中的陳芊芊》外,同題材的《花與將》和《羞答答的鐵男》兩部網絡電影製作成本均爲500萬,卻僅僅拿到了250萬左右的累計分賬票房。倒不是因爲觀衆並不喜歡這個題材,而是因爲這些作品中關於女尊的設定,本質上依舊是男權社會的套路。

即使是馬來西亞推出的同題材電視劇《丈夫》(來自單元劇《美麗新世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劇中“堂堂大女人被你這種小男人害得戴綠帽”、“女人三夫四婿很正常的”等相當解氣的臺詞,依舊還是男權社會的固定思路,只不過改變了性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傳聞中的陳芊芊》中,既是女尊社會,陳芊芊身上亦有着守宮砂這樣封建男權社會的思想映射。

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迄今爲止,社會並沒有給出“什麼纔是男女平等”這個問題的答案,故而,女尊只能在性別對立的框架上塑造。周作人在上世紀初也曾指出,“現代的大謬誤是一切以男子爲標準,即婦女運動也逃不出這個圈子,故有女子以男性化爲解放之現象”。

而這樣設定下的女尊題材的影視作品,又是基於對相對立的性別的壓迫之上的。因此,無論是性轉還是女尊,都絕對不是女權,而是極端的性別壓迫,故而,這樣的內核也很難得到觀衆的普遍認可,反而是《傳聞中的陳芊芊》,藉着女尊的殼,既反諷了男權,又探討了幾分平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劇焦一線(ID:TVfocus)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