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焦一線原創

文丨莫羽汐

編輯丨張風屹

“三十歲的女性如果還沒嫁出去,究竟是不能,還是不想”。

這是當下社會中很多人的疑問,《誰說我結不了婚》也從這樣的疑問開篇,講述30+女性如何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探討婚戀話題。

近年來,“她題材”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劇集聚焦這一領域,內容也逐漸多元。而單身問題在社會中廣泛發酵,受到了大量的關注,未婚女性也承受了來自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誰說我結不了婚》從三位女性角色入手,身份不同,性格不同,代表了社會上幾種不同的女性形象,但共同面臨的“問題”是——單身未婚。

該劇背後的興格傳媒,成立至今僅有五年的時間,推出了《將軍在上》《上海女子圖鑑》《大唐女法醫》等多部聚焦女性角色的作品,如今興格傳媒作爲《誰說我結不了婚》的出品方之一,再從現實社會出發,面向更加普遍的羣體,爲自身在女性羣像的嘗試上又邁出了一步。

1

女性話題的再升級

單身話題日益升溫,尤其是女性羣體單身未婚的現象備受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誰說我結不了婚》順應社會關注,但卻沒有刻意迎合,通過三位獨立女性的生活來展現愛情觀的碰撞,客觀呈現當下社會人們普遍面對的問題。

童瑤飾演的程璐是一名編劇,性格孤傲,堅持自己的主見。十年前寫的劇本獲得了獎項,但近十年一直寫不出好劇本,被人認爲“江郎才盡”了。在職場上她要面對人們的誤解:“編劇,這種就沒有五險一金了吧”“我聽說現在這個國產劇寫得真是挺爛的啊,尤其像你這種沒有職場經驗的寫着職場劇,沒有結過婚的在這寫結婚劇……”

面對感情,程璐堅信30+的女性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愛情,但是在現實中卻是處處碰壁。去婚介所被當成“滯銷貨”,被告知35歲以上的女性配對成功的概率只有2%。

另一條線是陳數飾演的田蕾,是一名律師,有自己的事業,做事的原則是:從利益出發它要不要做,從風險出發它該不該搏,從能力出發它該不該幹,是典型的事業型女性。但她也要面對職場上的勾心鬥角,一邊要忍受同事的壓榨,一邊要承擔實習生犯下的錯誤,爲了拿到合同,甚至利用自己的閨蜜。

最後一條線是丁詩雅,與程璐和田蕾相比,丁詩雅顯得更普通,是一個默默打拼的女性形象,同樣在愛情上陷入了困境。在丁詩雅身邊有兩個人,一個是她愛的人,一個是愛她的人,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討論的話題:“婚姻究竟應該選擇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

劇中呈現了這樣三個不同性格,不同經歷的女性,代表了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她,在她們身上,觀衆往往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雖然以女性角色爲主線,但《誰說我結不了婚》並沒有刻意弱化男性角色,潘粵明飾演的魏書是社會心理學的教授,做程璐的“情感顧問”,兩人之間的相處有搞笑的一面也有溫情的一面。

除了人物特色鮮明之外,這部劇的臺詞也是一大亮點,在豆瓣上還有觀衆隨時整理劇中的金句。比如田蕾的愛情觀:“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裏,我最喜歡的是成功,而女人放棄婚姻是邁向成功的捷徑。”潘粵明飾演的魏書也被觀衆們笑稱“魏懟懟”:“無業無收入還30多歲,你覺得你現在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婚戀嗎”“你這麼大的年紀哪來的蘋果肌呀”“哪有你這麼大年齡的網紅……”臺詞作爲劇中的潤滑劑,很好地調和了整部劇的氛圍。

幽默之外,劇中還有很多從現實出發的臺詞同樣引發了觀衆的共鳴。對於社交,程璐坦言:“我就是在那些漫無目的的社交中明白一個道理,所有人看似都在幫你,其實他們各自都帶有各自的目的,沒有人在意你,只在意你頭上的光環。”

《誰說我結不了婚》緊跟社會話題,採用多角度多線索敘事,在選角和臺詞等方面都呈現出了面向現實的態度,爲女性題材的影視作品吸引了更廣泛的受衆羣體。

2

女性羣像的再擴容

興格傳媒五年來推出了多部集中呈現女性話題的劇集,也十分注重對劇中女性角色的刻畫,從古裝到現代,現實主義也是其一直以來所堅持的。

2017年興格傳媒推出了一部古裝劇《將軍在上》,以女性爲主要角色,以宋朝的風雲變幻爲背景,講述了一個武藝超羣的冷麪女將軍與傾國傾城的廢柴俏王爺之間的錯位傳奇愛情故事。這部劇刻畫的女主在劇中成爲了大將軍,而男主卻是飄逸俊美的女性角色,試圖通過身份錯位來探討女性的價值。

在《北京女子圖鑑》爆火之後,興格傳媒推出了《上海女子圖鑑》,刻畫了現實中不斷追夢的女性形象。《上海女子圖鑑》講述了小鎮姑娘羅海燕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上海,立志成爲上海那10%的人,在十多年間一路打拼的勵志故事。一線城市的魅力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滬漂羣體近年來也極具代表性。

今年2月份上線的《大唐女法醫》同樣由興格傳媒出品,在古裝劇中也融入了現實主義,女主人設獨立堅強,靠實力賺錢,放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職場女強人的形象,整部劇以這樣一個具有當代獨立女性特徵的人物形象來呈現。如今再推出《誰說我結不了婚》從30+女性的婚戀現狀入手,呈現當下人們熱議的話題。

興格傳媒在劇中對女性羣像的刻畫堅持多題材滲透,從現實出發,不僅僅在現代劇中彰顯女性價值,更在古代劇中賦予女性飽滿的人物特徵。如果說《上海女子圖鑑》刻畫的是某一個典型的形象,那麼如今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實現了興格傳媒向更普遍的女性羣體延伸。

3

興格傳媒的新窗口

興格傳媒從成立之初就堅持影視、綜藝、現場娛樂、PGC四大板塊同時發力的策略,五年來積累了一定的作品。《鋒味》《星廚駕到》《將軍在上》《逆襲》《鮫珠傳》等都有興格傳媒的參與,除了《鋒味》和《上海女子圖鑑》取得了口碑和熱度雙豐收,其推出的作品離爆款都有一定的距離。

雖然缺乏爆款作品,但興格傳媒的融資之路卻異常順利,3.3億A輪融資,5億元B輪融資,亮眼的數據讓其估值越來越高,成爲年輕公司的一匹黑馬。

創始人楊文紅在創立興格傳媒之前已經有將近20年的從業經歷,曾在上海電視臺和東方衛視擔任過要職。辭職創業後成立興格傳媒,主打年輕化,進軍90後受衆市場,從其前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這一定位。《萌妻食神》《九州天空城》等作品都聚焦年輕羣體,楊文紅也表示:“創作本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做年輕化的內容。”

主打年輕化,多領域的戰略雖然迅速爲興格傳媒打開了內容市場,但始終缺乏爆款也是其一大困局。爲了改善這一現狀,在女性題材領域嘗試已久之後興格傳媒推出了這部《誰說我結不了婚》,試圖通過自身擅長的領域來尋找突破。

從這部劇中可以看到興格傳媒一直以來的現實主義風格,從生活中取材,以受衆爲中心,內容更加真實;同時,這部劇明顯受衆面更廣,不再只聚焦年輕羣體,而是面向全年齡段,致力於打造一部老少皆宜的都市劇。

當下社會,現實主義作品愈發受到關注,對於以現實主義爲原則的興格傳媒來說是一大優勢,通過這部劇讓我們看到了其不斷開拓的野心,也打開了一扇走出瓶頸的新窗口。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