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焦一線

聚焦影視內容,深度解析行業

作者:烏蘇 / 編輯:張風屹

“這四個人在一起不翻天嗎?”

12月3日,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第一期正片上線,黃子韜、周冬雨、王彥霖、尹正四人在前往北極的旅途中迅速碰撞出火花。

黃子韜和王彥霖都是天然的綜藝咖,出場自帶笑點,周冬雨、尹正則頗具路人緣,這樣的配置可以說是“神仙組合”,幾乎沒有什麼黑點。

節目播出當晚,王彥霖發了將自己手機屏保換成周冬雨表情包的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迅速攀升至3.9億。隨着節目熱度發酵,#周冬雨 我太娘了#、#被狗強吻的黃子韜#先後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也分別達到2億左右。

沙雕四人組和他們漸漸靠近的友情成爲節目熱度爆發的基礎,不過,在喜感之下,《追球》也在嘗試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去代入環保、消逝、滅絕這類嚴肅的話題。讓人類從一個訪客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自己的行爲,以及我們對這個地球帶來的傷害,對地球上同處共生的其他物種帶來的傷害。

1

神仙組合+夢幻選地

《追球》將節目第一站選在了自然風光絕美的北極。

那裏的冰川,

北極光,

晚霞與獨行的科考船,

還有聖誕老人的鹿,

海豹,

北極熊,

以及旅行的體驗者們。

節目開篇就是一副夢幻般的畫卷,勾勒出慢綜藝愜意靜美的底色,不由得讓人心嚮往之。

隨後,黃子韜、周冬雨、王彥霖、尹正四位嘉賓一一出場,他們每個人在參加《追球》之前,已經是各有各的梗:

黃子韜無論是追劇還是上綜藝,腦回路清奇的沙雕形象和易受驚嚇體質讓人印象深刻,出場自帶笑點。《追球》中與狗的親密接觸再度把自己嚇到“打碟”,無處安放的小手莫名喜感。

周冬雨兼具顏值與實力,小黃鴨表情包又拉近了她與觀衆的距離。明明是“小小的一隻”卻有大大的能量,在《追球》中學習射擊,“震得我的胸都沒了”、“我太娘了”等女漢子言論頻頻出現,可愛又親切。

王彥霖憑在《快樂大本營》上表演的一招“鐵門檻”讓觀衆看到他天生的綜藝感。在《追球》中,就連王彥霖因爲單獨被留下徘徊於湖邊時,也能與大鵝互動,以一句“它叨我”讓人笑到頭掉。

尹正在《夏洛特煩惱》之後,出場自帶《一剪梅》BGM的旋律縈繞於心,久久不能散去。《追球》中,尹正用一口純正的英式英語向服務員要水,明明是個人才華,卻在輕鬆的氛圍中格外反差萌。

“神仙組合”迅速產生化學反應,他們本身的綜藝感和自來熟特質,縮短了嘉賓之間互相熟悉的時間,打成一片的他們更容易將觀衆代入其中。

尤其是在旅行類綜藝甚至是整個慢綜藝市場,作爲節目核心的藝人,他們彼此之間越熟悉,產生的互動越自然,越能觸動觀衆。

像之前的《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嚮往的生活》等,節目沉澱下來的嘉賓之間相處的狀態,他們輕鬆的日常以及走心的交流,纔是節目的核心吸引力。

《追球》在這方面的處理相對聰明,一方面發揮了嘉賓本身的優勢,另一方面也藉助剪輯和前期遊戲磨合,以及提前釋出的先導片,去鋪墊幾位嘉賓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而在最終的正片中,他們已然熟絡起來,仿若多年的老友。

2

用輕鬆消解沉重

節目中,幾位嘉賓在踏上北極之前,需要先到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朗伊爾城匯合,等待登船。朗伊爾城不同於一般的城市,由於這裏氣候嚴寒,利於有害菌羣存活泛濫,爲保護環境,這座城市禁止出生和死亡。另一點特殊之處在於,這裏也是北極熊的故鄉。

儘管幾位嘉賓的互動和體驗,讓整個旅途顯得輕鬆愉快,但其實,北極之所以人跡罕至,除了金錢、相關規定限制人流量等原因之外,關鍵還有一點在於危險。

幾位嘉賓抵達朗伊爾城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學習射擊。他們被要求,只要離開城鎮這個安全區,就要隨身帶槍。

也就是說,在這裏生存的每一個人,開槍是必備的生存技能。同時也意味着,黃子韜、周冬雨、王彥霖、尹正他們在這裏隨時都可能遇到北極熊的襲擊,隨時都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尤其是在晚上,他們留宿的地方位於城鎮之外,當地的嚮導特別強調,出門必須帶燈,還教他們在房子外面設置了安全保障,只要有熊出沒,就會觸發機關,提醒他們遭遇襲擊。晚間的巡防也是一道安全保障,而且,在嚮導離開之前,還特地給了周冬雨一個用於緊急求救的信號彈。

一系列操作之後,難免顯得周圍危機四伏,若整檔節目都以這樣的節奏旅行,恐怕觀衆很難體驗到慢綜藝的愜意感。

基於此,《追球》採用了一種相對輕鬆的方式切入,比如周冬雨學習射擊時,自由在“軟妹子”與“女漢子”的強反差之間切換;黃子韜後來加入,標榜自己是“神槍手”,最終卻5發僅命中1環強勢打臉;以及設置安全裝置時,幾個人表演“熊來了”等,都在消解旅行途中產生的緊張和嚴肅感。

這也是《追球》整體的一個敘事方式。節目將立意核心定位在環保這個主題上,包括呈現出的各種美景,各種珍貴的動物們,他們看上去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但在這背後,這些美好的事物正在慢慢流失、滅絕。

《小小的追球》的名字意思就是,渺小的我們去追趕地球上正在消逝的美好,但節目用一種體驗美的方式去表達消逝的遺憾和沉重,觀衆在潛移默化中更能被激發出保護環境的同理心,進而產生行爲上的修正,這也是節目在娛樂之餘,更想要達到的效果。

3

強者的矛盾和訪客視角

僅從目前播出的內容來看,《追球》找到了在慢綜藝輕鬆氛圍之下,能夠觸動人心的點,這個點藏在嘉賓之間的相處,以及他們在旅行中的遇見裏。

節目中有一點讓人印象深刻,在朗伊爾城有一個很特別的規定。

人類需要保護自己,他們隨身攜帶的槍裏裝有5發子彈。如果外出遇見北極熊,他們會把前4槍打在天上或者其他地方,如果北極熊繼續襲擊,最後一槍可以瞄準北極熊的頭部。

但是,即便是有人出於保護自己打死了北極熊,那個人也將被驅逐,永遠不能回來,這裏的人們也會永遠痛恨他,厭惡他。

這個規定的浪漫之處在於,人類在嘗試站到動物那邊。

人類是這裏的後來者,是客人,朗伊爾城的居民們有這樣的認知,他們對於這裏的遊客也會給出“拜訪者”的警告。這也是《追球》在嘗試打開的一個新視角。

不可否認,當前的人類處在食物鏈頂端,我們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是智慧上的強者,但我們也害怕來自動物的威脅,他們可能會傷及我們的性命。然而站在文明的頂端,我們又有義務去保護每一個在地球上存在的物種,以及地球本身,這也是我們自己生存的環境。

尹正、王彥霖,幾乎每個嘉賓在節目中都提到過這種矛盾的存在,《追球》將這種矛盾擺在觀衆面前,確實是一種喚醒人們環保意識的方式。但是,這仍然是一種強者的態度,我們有掌控權,甚至可以影響其他物種生存的權利,乃至威脅到自身的存亡。

這種強者之姿讓人類總是很難意識到,對於這個已經存在了至少40億年的星球而言,我們也只是一個匆匆而過的到訪者而已。

《追球》通過朗伊爾城的居民,借他們與動物的相處方式、與環境的相處方式,向觀衆傳達出一種更深刻的環保態度,這纔是節目的價值所在,也是節目能夠影響觀衆的環保理念的核心點所在。

或許,當我們拿掉主人翁的自我定位的時候,當我們不再有人類主宰一切的狹隘認知的時候,我們會用一種到訪者的態度,重視我們所處的環境,那個時候的人類,或許才能真正地學會,敬畏自然。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