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喜歡舞文弄墨的皇帝還真不少,而且喜歡寫詩的也是不少。像是乾隆皇帝一生所寫的詩更是不少,但是說到質量的話,就不敢恭維了。如果要說舞文弄墨的水準,宋朝的皇帝則是略勝一籌。



然趙匡胤出生于軍人家庭,從小家裏就不重視讀書,但是他自己卻非常喜歡讀書,有時甚至看書入了迷,連飯也忘記了喫。不僅如此在他外出行軍打仗的時候,他也常常會把書帶在身邊。有一次,趙匡胤用了幾輛車來裝載他的私人物品,可是沒想到有小人向柴榮告密,說他車裏所裝的是他搜刮來的錢財。結果沒曾想柴榮打開箱子,裏面卻是滿滿當當的書。



看書能讓他增長知識,這樣一來才能想出優秀的治國之道,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趙匡胤忌憚武將的權力,要用朝中的文官來牽制武將,這樣一來就平衡了。



在趙匡胤當上了皇帝之後,他也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他又把這大雞大箱子的書給拿出來,全部再通讀一遍,這個時候趙匡胤覺得自己的文學水平應該是比較厲害了,那要不作詩一首試試吧,所以就在一次中秋的宴會上面呢,小酌幾杯之後,趙匡胤就藉着酒勁有感而發,說出了兩句詩:末離海底千山墨,纔到中天萬國明。


羣臣沒有人能夠對出,就只能夠對趙匡胤拍馬屁了。這些大臣都說兩句詩空前絕後、氣勢不凡,最終的羣臣無一人續寫。萬萬想不到,到了百年之後,明朝的開國皇帝詩。元璋竟然續寫了這兩句詩


朱元璋接出了下半句,這下句“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於是這相差400年的上下句便組成了一首詩,並且成爲了千古名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