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75 年,馮特轉任萊比錫大學的 哲學教授,長達40多年,致力於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並 於1879年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採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對人的心理進行研究。馮特在《心理學大綱》裏提到心理學是一門更嚴格的實驗科學,這就是說,心理這種經驗是更依賴於經驗者本身的經驗,因此要研究它,得靠“內省”,即德文原意的“自我觀察”。

原標題:心理學考研 | 5大心理學家的成長史,最後一個讓人淚目!

今天的內容來自於 今贊老師瓦官老師的整理。

01

皮亞傑

皮亞傑,出生於瑞士的一個學者家庭,父親是位有自由思想的大學教授,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

他自幼對 生物學感興趣, 22歲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同時,他還對 哲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具有濃厚的興趣。

1919年,他去巴黎大學學習 數理和哲學課程,隨後到巴黎的比奈實驗室,跟西蒙研究 兒童心理,負責推理測驗的標準化。

1921年,他回到日內瓦,開始研究 兒童的認知或思維的發生和發展規律

1925年 和1927年,他的兩個女兒先後出生,1931年兒子出生。

他在妻子的協助下,花費大量時間觀察兒童動作並進行各種實驗。他對自己的3個孩子的研究,爲他提出兒童心理發展理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他先後出版了30多本專著,其中包括《發生認識論原理》《兒童智力的起源》《兒童的判斷和推理》《智力心理學》等

皮亞傑的著作被翻譯成各國文字,產生了巨大影響。

他是在西方、蘇聯和日本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之一,曾擔任瑞士心理學會主席、聯合國國際教育局局長、第14屆國際心理學會主席。

02

馬庫斯

以下內容來源於他的自述:

自我和人格的興趣源於我喫驚地發現,在我相對同質的家族中生活在一起的人居然有如此大的差異。

20世紀60年代早期,我家從英格蘭搬到聖地亞哥的加尼福尼亞與我父親的兄弟們及其家人住在一起。三個家庭常常在一起度週末或假期。在爲即將來臨的假期計劃的過程中,我們會集體回憶去年的旅行經歷。

我的叔叔,常會說一些這樣的話:

“我們再去一次湖邊吧,游泳真是美妙無比,還有許多大石頭可以讓我們進行跳水。還記得我們一起去滑水那天多麼愉快嗎?”

我的另一個叔叔,一個喜歡低脂、不含防腐劑的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走在他所處時代之前的預言家就會打斷說:

“我不相信你還想再去那兒,那兒的食物有毒,充滿了化學藥品,除了在駐地喫的一些難喫的東西以外,那兒什麼也沒有。”

這時,我那總是很在意“底線”的叔叔會說:

“那是因爲那兒的住宿太貴,也因爲我們沒有在那兒待足夠的時間。也許今年應該去露營。”

“不。”

我的母親會抗議說露營意味着我們會忍受比去年還要多的蟲子,她還會詳細地數落那些蚊子、黑蒼蠅、蜘蛛等。

那時我才11歲或12歲,這類討論總是爭來爭去地進行着,我記得我曾問自己:

“他們說的是哪一次旅行,我去了沒有?”

並不是我們所有人都度過了一個十分愉快的家庭旅行,而似乎是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旅行。

想想我的旅行,我記不起任何的蟲子,我認爲食物是美味的(特別是那黃褐色的春捲讓我覺得徒步去鄉下比這次旅行還更值得)。

我沒有想過住宿得付錢的事;當然,我確實記得叔叔提到過的滑水,不過我不記得它好玩。那是我的第一次旅行,沒有人告訴我落水後要把繩子弄開。我大概記得差點兒淹死。叔叔把這次旅行作爲整個假期裏最精彩的一部分來回憶讓我感到喫驚。

當時,我記得我環視了嬸嬸的大餐廳的桌子,我知道我們大家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這是可以用文件證明的。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表現出是獨自去避暑似的。

每個人度過了我們的假期,並 根據自己所關心的和所害怕的來包裝各自的想法和記憶

03

馮特

馮特, 德國心理學家,實驗心理學的創建者。

1875 年,馮特轉任萊比錫大學的 哲學教授,長達40多年,致力於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並 於1879年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採用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對人的心理進行研究。

這是 心理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爲一門獨立科學的標誌。

馮特學識淵博,著述豐富,一生髮表的論著達500部以上。

主要著作有 《對感官知覺理論的貢獻》(1862)、《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講義》(1863)、《生理心理學原理》(1873—1874)、《心理學大綱》(1896)、《民族心理學》(共10卷,1900—1920)

馮特在《心理學大綱》裏提到心理學是一門更嚴格的實驗科學,這就是說,心理這種經驗是更依賴於經驗者本身的經驗,因此要研究它,得靠“內省”,即德文原意的“自我觀察”。

內省法在馮特的心理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使不少人把馮特心理學稱爲內省心理學。

馮特在內省問題上的歷史作用在於它對內省進行了改造,使傳統內省發展成 實驗內省

在馮特看來,心理現象作爲一個過程比之物理現象更具有不穩定的特點,爲了能把握住心理現象,並加以精確觀察,內省必須與實驗結合起來,才能成爲研究心理現象的一種主要工具。

04

弗洛伊德

“現代心理學的重要性被無限地誇大了。他的調查方法完全不能代表現代心理學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

弗洛伊德根據他得到的數據(個案研究和內省)建立了一套精細的理論,而這些數據並不足以支持此理論;他專注於建構複雜的理論框架,但沒有像許多現代心理學家那樣,保證這些理論建立在可靠、可重複的因果關係之上。”

(斯坦諾維奇,2014)

“我出生於1939年,也正是在那一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去世了。

那個年代流傳着許多荒唐可笑的理論,用於解釋人類心理活動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而當中有許多都出自弗洛伊德的空想。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弗洛伊德的許多理論不過是虛構的,但是直到20世紀50年代,這些理論還是美國法院承認的唯一一類科學證據。”

(加扎尼加,2016)

05

弗蘭克爾

倒回去80年,回顧一個被現代世界公認的苦難世界: 納粹集中營。

其中在世界最有名的是 “奧斯維辛集中營”,這裏誕生了《沉默的羔羊》中的食人狂魔“漢尼拔”,和《X戰警》中反人類的變種人“萬磁王”(當然都是虛構的)。依據它真實的故事改編了經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這裏真的有巨大的晝夜不熄的焚屍爐,有僞裝成淋浴間的毒氣室,有隨時會槍斃人的蓋世太保。

弗蘭克爾,作爲一個職業剛剛起步的心理學家,1942年,與家人、妻子一起被捕,關入了著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從此,他每天都想,今天已經糟糕成這樣了,肯定不會更糟糕了吧,第二天就發現錯了,生活還可以再糟糕100倍。

沒飯喫已經糟糕了,還要做重體力勞動,要被打甚至槍斃,然後冬天又來了,又沒有禦寒衣物,然後集中營又出現瘟疫了,即使沒有感染瘟疫,看守也會隨機挑選一部分看起來瘦弱的人投入毒氣室,以便騰空間給新送來的人……

毒氣室、焚屍爐確實恐怖,但比這更恐怖的是信念的崩潰。

作爲一名心理學家, 弗蘭克爾在集中營裏遭受着折磨與拷打,但依然不忘記探索心理學。

他觀察發現,每過幾個月就會關進來一批新的囚犯把集中營裝滿,但不斷有人進來,集中營卻從來沒有真正滿過,新來的人會在進來1個月內就大量死去,第2個月死去的更多,幾個月後,這一批囚犯中90%以上的都會死去。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是死於毒氣室或蓋世太保的槍擊,而是自己信念的崩潰,他們不再相信自己能或者走出集中營。

即使那些身體看起來很健壯的年輕人,也會很快變得虛弱不堪。

那些失去了“生”的信念的人,他們的神情已經如同死灰,動作緩慢,眼睛無神。很快,他們就在某一次勞動或者排隊行走的過程中,毫無徵兆的倒下,然後再也不會起來。

支撐自己度過苦難的不是強健的體魄,而是 對生命意義的體悟

弗蘭克爾先生,在經歷足夠的苦難後,他也生病了,全身水腫,不能勞動。

擺在他眼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一是自我放棄,用一條腰帶自盡;二是再苟活兩天,讓看守把自己送到毒氣室處理掉。

他在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刻似乎從未如此深刻的體悟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他還有當年自己的 學術理想,有 對心理學探索的渴望

於是他強行支撐自己,憑自己瞭解的醫學知識自救,強行參加勞動,獲得生存的食物。

他在可以獲得任何紙片上寫下一些自己認爲重要的心理關鍵詞,在心裏構建自己學術理論體系。他甚至在某個夜裏偷偷的組織過一次集中的心理治療活動。

總之,他活了下來,活到了勝利,他的妻子和其他的家人都死在了集中營裏。戰後他又活到了1997年。

他總結到,能支撐自己度過苦難的,一是自己 豐富的內在生命體驗,可以讓自己構建一個獨立於地獄般現實的理想世界;二是 對自己生命意義的認識,他支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然後帶着生命責任去生存。

最後,當他面對後來的50後,60後,70後,80後時,他的態度也與我們一致: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時代的集中營,都有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苦難需要承受。

如果對他的故事感興趣,強烈推薦他的自傳體著作 《追尋生命的意義》

作者信息

今贊老師

公衆號:心理今贊

新浪微博:@心理學今贊

瓦官老師

新浪微博:@瓦官先生

篇幅有限,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裏,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老師們的微博。喜歡這期的內容嗎?點個【在看】給老師們一點鼓勵吧~

考研科普:|||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