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央行與財政部之間的觀點之爭引發廣泛熱議。先是央行官員稱中國的財政政策不積極,而後,財政系統官員則回應稱央行官員有失偏頗,“很不專業”。
中國宏觀調控的兩大重要部門各自從部門角度出發進行了一場罕見的公開辯論,業內人士分析,這背後其實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兩大宏觀調控系統是否協調的問題。
央行官員:“沒有赤字增加的積極財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7月13日,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舉辦的“面對不確定性的財政政策”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發表了名爲《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爲》的演講。在這場財政部直屬單位爲主場的活動上,徐忠作爲央行司局級領導,直陳了他對中國財政政策的若干批評。
他首先提出,此輪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中,金融部門爲了去槓桿,所施行的貨幣政策是穩健中性的。但財政政策卻不“積極”,赤字水平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他稱,“財政赤字並不是越少越好,更不是收入增長越多越好。沒有赤字增加的積極財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中國的財政赤字率爲2.6%,儘管比上年預算降低了0.4個百分點,但赤字規模與上年持平。與此同時,據財政部公佈,2018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331億元,同比增長10.6%。
徐忠坦言,從長遠來看,地方隱性債務問題、養老金缺口問題,都需要財政資金解決。寄希望提高財政收入來解決這些資金問題是涸澤而漁,最終必須通過提高財政支出效率來解決。
同時,徐忠還批評了財政信息透明度不高,企業和居民對減稅缺少實實在的獲得感等問題。他批評此前財政部此前對國有金融企業的歷次注資“並沒有真正掏錢”,“光派人”而未改善公司治理。
在管理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上,他還督促財稅改革應儘快落實,“歷史經驗表明,由於財稅改革落實不到位,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管不住地方政府的違規融資行爲。”他說,解鈴還須繫鈴人,不能將一些隱性債務劃到政府債務之外,一推了之。
.財政官員:“再用解決總量問題的赤字政策思路是刻舟求劍”
7月16日,署名“青尺”的財政系統人士在《財新》刊文回應了徐忠的尖銳批評。
青尺稱,不能將赤字規模與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簡單等同起來,質疑財政虛假注資金融機構的說法也是“很不專業的”。“當年財政注資銀行,就是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的重要體現,後來財政對於商業銀行股改的支持也是毋庸置疑的。”他說。
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青尺”表示,金融機構在地方債亂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謀”或“從犯”的角色,絕不是隻會產生幻覺和弱勢的“傻白甜”。在地方政府債務野蠻生長時期,金融市場產生了大批“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扭曲了市場定價,擠佔了投向實體經濟的金融資源。
“青尺”特別指出:即使一些地方政府有意壓低納入政府債務的存量債務,也更多出於政績考覈和風險指標的考慮,而不是有意賴賬不還,等着違約。他認爲,真正需要防範的是站在金融機構的立場上,以防範金融風險爲藉口要求地方政府兜底,對不該擔保或救助的隱性債務提供保護。
7月18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的《不確定性條件下的積極財政政策如何作爲》一文刊登在《經濟參考報》上。該文並未直接回應徐忠對財政政策的批評,劉尚希談及,創新積極財政政策應從總量爲主的政策轉向結構性政策。他寫道,“今天面臨的問題很顯然不再是總量問題,或者說主要不是這個問題,而是結構性的問題,結構性的矛盾。”
劉尚希還稱,財政的事情不是財政部門的事情,是整個國家的事情,是整個社會的事情。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施策、積極有效。與傳統的擴張性政策不同,目前積極財政政策不是政府直接發力擴大需求,而是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間接發揮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增加優質供給。
7月18日晚間,劉尚希在微博上針對徐忠的批評做出了逐條回應。他稱,當前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問題,再用解決總量問題的赤字政策思路是刻舟求劍,方向不對。
劉尚希還稱,地方債問題是國家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反映,也是地方治理結構存在缺失的集中表現。作爲治理工具的預算,法律權威性不足,既難以約束國企,更不能約束政府。預算是治理工具,而財政部門則不是,它是不可能約束政府的。這導致了國企的高槓槓、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和地方債風險問題。他認爲,財央都應納入治理結構和法治框架之中。
針對財政部是否“虛假注資”的問題,劉尚希表示,履行國有金融資本的出資人職責,不等於注資人職責,主要是維護國家所有者權益,優化國有金融資本宏觀佈局,促進國家金融穩定,維護金融安全。金融機構現在都是混合所有制。有多個股東,也就是有多個出資人。國家對金融機構是增資,還是減資,要從金融穩定,防範公共風險以及宏觀金融效率來考慮。
減稅的同時稅收速度卻有所增長,這是否意味着減稅無效?劉尚希認爲這是對減稅的政策含義理解有誤。他稱,減稅主要是針對稅率的操作,而稅基取決於經濟發展狀況,當稅率下降速度小於稅基擴展速度時,就會出現減稅的同時,稅收也在增長。
 “但這並不表明減稅是假的。以稅收增長批評不是真減稅,顯然錯了。”他說。
金融學者:“央行已盡力,財政部稅收收入應有所下降”
 此輪央行與財政部官員的公開大辯論,引發了學界的廣泛關注,不少權威學者都“站隊”式地亮明瞭自己的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7月18日在活動上發表演講表示,央行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採取降準政策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充裕,“已經盡力了”。
 吳曉求稱,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了10.6%,稅收收入增加了14.4%,而上半年GDP的增長是6.8%。“財政收入的增長從財政部門來看當然是好事,但這兩個比例給我帶來了憂慮,我認爲如果在這個時候,稅收收入有所下降,讓企業渡過難關,我認爲可能會更好。”他說。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賈康則於7月19日在《新京報》刊文稱,在中國長達二十年以經濟刺激爲主的調控之路上,財政與貨幣兩大部門雖時有內部“摩擦”,但總體而言始終攜手前行,共同服務於宏觀調控之大局。
 賈康認爲央行有反思的必要。“今年以來,央行有所收緊貨幣的努力人所皆知,但隨即看到市場趨於‘恐慌’、債市違約、股市下行,一些企業叫苦連天。這其中當然有‘潮水退去’後裸遊者現出原形的必然一面,但可能也有央行去槓桿的節奏掌握欠佳、銀、證、保三家齊步走所帶來的同頻共振效應,把防風險和中央實質性要求的‘防範系統性風險’畫等號等因素對此難辭其咎,有反思調整的必要。
 他認爲,財政政策雖然表面上看未在“防風險”、“去槓桿”的一線,實則在背後始終忙於清理地方債、整頓投融資平臺、規範PPP。但現實的問題和壓力是,央行也好,財政也好,上述這些努力往往被以各種方式化解,實際效果還難說樂觀。
 賈康稱,在這種情形下,簡單地指望財政部門以通過提高赤字率、增發債務的方式來“積極”配合貨幣部門的“去槓桿”,而忽視了最關鍵的結構優化問題和如何強化地方政府和企業主體的預算約束這個“治本”問題,不僅在實際效果上可能是進一步抬升槓桿、於防風險大局背道而馳,而且視角顯然失於偏狹,建設性不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