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許榮壽公主並不喜歡慈禧給她安排的駙馬,所以結婚之後五年,兩個人都沒有孩子。榮壽公主7歲時,咸豐皇帝病死,當時的慈禧不甘淪爲默默無聞的寡婦,就勾結恭親王奕。

榮壽固倫公主,大清恭親王奕?的長女,出生於1854年。她是《清史稿》中有記載的最後一位公主,所以也被人稱爲“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位公主”。

《清史稿》記錄“文宗之女”,將榮壽固倫公主記載爲最後一位在冊的大清公主,從文意來看,有咸豐皇帝過繼撫養含義。內容如下:
【文宗撫弟恭親王奕訢第一女】
榮壽固倫公主。咸豐四年二月,生。
同治五年九月,下嫁志端。志端,富察氏,都統、襲一等誠嘉毅勇公景壽子,一品廕生。尚主,賜雙眼花翎。同治十年,卒。
榮壽公主7歲時,咸豐皇帝病死,當時的慈禧不甘淪爲默默無聞的寡婦,就勾結恭親王奕?,發動政變,獨攬了朝廷大權。據說慈禧太后冊封榮壽固倫公主一方面是爲了褒獎奕訢在“辛酉政變”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作爲對慈禧執掌清廷權力的回報,同時她也非常喜歡奕訢的這位長女。
幾年之後,12歲的榮壽公主到了該嫁人的年紀,慈禧太后決定親自爲她選定駙馬。根據當時宮中太監的回憶,選駙馬這一天,公主經過細心打扮,換上顏色豔麗的喜慶袍服,由宮女引領,先去拜見慈禧太后,然後她被領到一間早就準備好的房間。在這間房內用珠簾隔開,公主坐在裏面,等待他未來的丈夫。

不一會,由太監領進三個年紀相仿的少年,並排站好,讓裏面的公主挑選。其實這只是走形式,因爲真正的駙馬人選,慈禧太后早已經爲公主選好。被選好的駙馬是滿清貴族富察·景壽的兒子——富察·志端。就這樣,12歲的公主就出嫁成爲人妻,結婚之後她與自己的丈夫搬到了地安門外的公主府與駙馬府居住。
根據清朝的規矩,公主與駙馬成婚之後,就要各自到自己的府上生活,而不能日夜生活在一起。駙馬每天晚上都要到公主府請安,只有公主同意,他才能夠留下過夜。也許榮壽公主並不喜歡慈禧給她安排的駙馬,所以結婚之後五年,兩個人都沒有孩子。在她17歲那年,富察·志端年紀輕輕就一命嗚呼,17歲的 “少女”公主成了寡婦。

當時的榮壽公主還是一個孩子,在空曠的公主府內,人雖多但沒有一個跟她說話的人。當時下人們經常看見,公主一人獨自在院子中騎木馬玩。後來,慈禧太后見她可憐,就將榮壽公主接近紫禁城一起住,當時慈禧也是寡婦,正好兩人可以作伴。
榮壽公主是恭親王奕?的長女,又被慈禧太后收爲養女,在宮中被人尊稱爲“大公主”。當時朝廷中的王宮貴族拜見慈禧,都要通過她的安排。因爲她端莊懂禮節,在外國使節的女眷進宮之時,慈禧太后都是讓榮壽公主作陪的。

慈禧在整個紫禁城最信任的就是大公主,而且只要有機會,就讓她陪伴自己,幾乎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而也只有大公主,纔敢對慈禧直言,慈禧多半都會聽從她的話。說起來,連慈禧太后也怕大公主三分。
中華民國成立初年,大清榮壽固倫公主最後一次出現在公衆場合,那是在蒙古科爾沁親王福晉四十大壽的壽宴上。榮壽固倫公主,也就是大家常言的大公主駕到,由兩孫攙扶下馬車。這時貢王爺趨前恭請跪安:“豈敢勞公主大駕。”大公主走進二門,貢王福晉趕緊趨前至臺階下,雙手遞上尊稱:“公主。”大公主雙手一攙,這是“雙拉手禮”,非同一般,表示尊敬與疼愛。貢王福晉再恭請雙份蹲安,同時低聲謝公主賞臉親臨。她坐定後,腳下鋪上墊子,貢王福晉還要行“二跪六叩首禮”。這也是非同一般的尊禮,只對族親裏有封爵位的長輩施禮。整個過程中,貢王福晉率領另外三位王公福晉在公主兩側服侍,嬤嬤僕人根本不配靠前。這四位平素尊貴的王府福晉個個殷勤備至給公主敬酒佈菜。
大公主做的最後一件大事是張羅給兩帝后下葬。1908年11月14日至15日,光緒和慈禧在十幾個小時裏先後離世,裕隆皇后怯懦不諳事體,載灃從來就是能不管事最好躲一邊,溥儀皇帝只有三歲,內宮自是亂成一團。榮壽公主開始佈置任務,調動人員,安排各種禮儀,一直到下葬,宮內都是井然有序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