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让很多小伙伴十分疑惑的是,在很多的法治节目或者新闻中会看到死刑除了立即执行外,还有一种叫做死缓的刑罚。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死缓可以被当做是中国在废除死刑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张扣扣案件可能很多小伙伴都听说过,这位为报杀母之仇,亲手带走三位仇人性命的人,被法院判处了死刑。在这件事情中,相信很多的小伙伴都会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死刑这项刑罚真的合理吗?


是否废除死刑已经是困扰全世界很久的话题了,虽然废除死刑的确有大势所趋之意,但在中国,可能一时半会还是难以废除的,其中的原因寥寥数百字着实难以说清。而让很多小伙伴十分疑惑的是,在很多的法治节目或者新闻中会看到死刑除了立即执行外,还有一种叫做死缓的刑罚。死缓到底一项什么样的刑罚呢?


死缓这项刑罚是中国独有的,并且只有两年这一个期限。也就是说,被判处死缓的犯人,如果要执行死刑的话,需要在2年期满后才能执行。但从目前案件整理下来的数据不难发现,被判处死缓的,绝大部分都减刑为无期或者有期了。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死缓可以被当做是中国在废除死刑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那么这项世界独有的刑罚方式是为什么而创立的呢?时间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在当时的决议中,死缓的目标仅为外国人,且没有固定的时间。当年设定死缓的作用其实是针对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意在达到“交换俘虏”的目的。


到后来,死缓便成为了挽留有识之士的手段,对于那些可能有作用的人,虽然势不两立,也牺牲了自家很多的手下,但杀了着实可惜,所以判个死缓囚禁着。而直到1979年,死缓才被正式写入《刑法典》。


其实不难发现,死缓和古时候的“秋后问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间都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可以说就是你最后生还的机会,且这段时间也可以用来进一步的搜寻证据,防止冤假错案情况的出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死缓也有着一定的容错率,让法律的判决向着更加公正的方向行进。


小编觉得,不论是死刑还是死缓,其实都有好有坏。死刑的存在虽然有一定威慑性的,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率,但也有一旦执行便无法更改的坏处,所以争议不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能说,在法律这方面,人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于死缓的判处,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