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破解“追着喂饭”的魔咒?用对方法让孩子爱上自己吃饭!

自从当了妈,让孩子“多吃一口”成了无数妈妈的心愿。而对于经历过“吃不饱饭年代”的奶奶外婆来说,孩子每顿吃了多少,更是检验妈妈带娃水平的核心指标。

于是,在喂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妈妈们想出了各种“奇招”,旨在让孩子吃饱吃好。长此以往,孩子吃饭是没问题了,但身体发育却出了问题。为什么呢?

原因还是在妈妈们用错了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科学地喂娃吃饭”。

5大错误喂饭法,你家中枪了没?

错误一:边玩边吃,追着喂饭

宝宝没胃口、不想吃饭咋办?那就边看电视边吃吧!讲绘本、玩积木的时候趁机塞几口!久而久之的话,你可能会走进“追着喂饭”的陷阱。

错误二:以零食作奖励

用好吃的零食作奖励来让孩子吃饭,这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零食比其他健康食物要更宝贵、更好”。用零食来贿赂孩子好好吃饭无异于饮鸩止渴,看起来这餐你“得逞”了,但你的孩子会很快学会这个谈判筹码:不给零食,我就不吃饭。

错误三:唯吃饭事大

“宝宝吃饭啦,等会再玩啦!”“来来来,先吃饭,吃饭要紧!”用餐时间到了,孩子正在搭积木搭得高兴,你也是这样“吃饭第一”,强行把孩子抱去吃饭吗?

错误四:以佐料来刺激

咸一点、鲜一点的饭菜,确实能让孩子“胃口大开”,吃得更多,但这也会让孩子本身“原味”的舌头变得挑剔,之后的饮食也难免更咸,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并不利。

错误五:想吃啥准备啥

对于食量并不大的孩子来说,家长往往抱着“能多吃一点是一点”的心态,遇到孩子爱吃的就敞开了给,不爱吃的就尽可能避免。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孩子挑食的毛病,挑食会造成什么后果,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给小孩喂饭确实困扰着大多数家庭,甚至可以说困扰着大多数中国家庭。 记得之前去一个朋友家,简直把这种“强制式喂饭”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一进门,就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大声训斥,5岁的儿子笔直靠墙站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父亲端着碗吼:“这个饭是有毒吗?能吃死你吗?让你吃饭是对你好,你以为给我吃呢?……”真是惊呆了我和我的小伙伴。

好多中国家长,会把“好好吃饭”发展成为一种“强制”的方式,认为这是对孩子“好”的体现。这种观念之下,出现全家人围着孩子喂饭的情况也就不稀奇了,妈妈劝一句,孩子多吃了一口,奶奶赶紧在旁边说“真棒”,孩子要玩具,赶紧拿玩具;要看电视,赶紧把电视打开,只为了孩子多吃了口饭。

这种吃饭的情形,对孩子来讲,其实不是那么幸福的事情。这样的喂饭只会让孩子把吃饭当作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试想一下,如果你吃饭的时候,被一大堆人围着,还动不动给你加油鼓劲,你会是种什么心情?

吃饭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的,不知不觉却变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大事”,是不是有点过了些呢?

其实,要想宝宝好好吃饭,我们最该做的是以下2件事:

1)大人们要“统一战线”。吃什么和什么时候吃,大人说了算;吃不吃和吃多少,宝宝说了算。尤其是要做好心疼孩子的老人的思想工作,千万不要一时心软,又去追着喂,或者怕孩子饿悄悄塞零食。

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便不会前功尽弃。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饿上一两顿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果真的饿了又没有零食可吃,下次宝宝就会自己乖乖地坐到餐桌前好好吃饭了。

2)养成良好的用餐氛围和习惯。吃饭前请关掉宝宝的动画,收起TA的玩具,给TA营造出一个无影响的用餐环境。让孩子坐在专用的餐椅上,准备出卡通餐具,告诉他“吃饭时要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去别的地方就没有东西吃”。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吃饭时间,尽量让孩子和大人吃饭时间一致,让他加入到大人吃饭的氛围中。

我们家吃饭时,孩子的餐椅一直都跟大人在一起的,这样家人在吃饭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轻松的谈话内容,都会让孩子积极去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也会吃得很香,而且心情会很愉快。

当然,还有妈妈会担心,孩子一餐吃的少怎么办?会不会营养不良?

其实,宝宝是天下最聪明的生物,从出生开始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食量,不要因为这一顿吃得少就急着喂,在不挑食的前提下,让他自己决定吃多少。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这一顿吃少了,下一顿自己自然就多吃点了。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这顿饭没好好吃,那中间多加零食,结果喧宾夺主,容易导致偏食、挑食,甚至对饭丧失兴趣。

所以在追着喂饭这个问题上,不妨试着做个“懒妈妈”,收起你满满的爱,让孩子自己专心感受内在饥饿感与饱足感的变化,不仅能减少餐桌大战,也在帮助他们吃出更健康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