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太喜歡喫雞了,什麼豉油雞,鹽焗雞,豬肚包雞,桑拿雞,吊燒雞等等等等,但是甭管有多少種喫法,最深得人心的,永遠是那平平淡淡不着一絲油脂的白切雞。用廣東人的話說,週週轉轉喫了一圈,最後發現還是白切雞最得人心。

我們見過各地複製版的豉油雞、鹽焗雞,卻很少看過誰嘗試做白切雞。就算有人想嘗試着做一下廣東的白切雞,最後卻都以翻車收場。爲何好喫的白切雞卻始終走不出廣東呢,老廣們給出的答案很淡然:誰讓實力不允許呢!

白切雞是一道順德地道家常菜, 以“蒸”爲主,是最爲家常但也是非常考究的一種烹飪方法。  順德人一向說“無雞不成宴”,所以凡大型宴席,必有雞,只是烹飪手法的不同。

而白切雞用“蒸”的烹飪手法,相當健康,清蒸在最大程度上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還不怕高脂肪高糖分。 但是這道菜在廣東深受歡迎是因爲原汁原味,走不出廣東也是因爲原汁原味。白切雞的味道主要來源於味料,這樣子纔可以帶出白切雞本身的香味,廣東人又尤其愛好喫新鮮的食材,而新鮮的食材必須使用最簡單的烹飪手法纔可以凸顯食物的原味。

白切在蒸制的過程中,要掌握好火鍋,一旦雞腿肉熟了就得熄火,然後用冷水浸透,這樣子雞皮在冷縮熱熱脹之下才會形成雞皮爽滑、肉質緊緻嫩香的效果。  所以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廣東的白切雞,走不出廣東啦

相關文章